过刊目录

  • 全选
    |
    学科建设研究
  • 学科建设研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学科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面向未来,加强学科建设,要把握学科建设的基本点,关注未来社会的变化,探寻学科建设的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面向未来的学科建设,特别要注重目标提升,要素优化,过程融合。目标提升中重点把握,学科及学科方向选择要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学科建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要素优化中重点把握,学科带头人要成为战略科学家;建设高水平学科平台。过程融合主要体现在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城校融合。
  • 学科建设研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理论法学+部门法学”学科体系所构建的传统法学教育模式过分强调专业细分,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割裂,使得培养出来的法治人才的思维方式相对狭隘、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难以适应社会问题跨界化、知识应用综合化的时代需要,复合型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水平滞后于社会变革和法治实践。在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深度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发展理念渗透法学学科建设之中,突破法学知识固有的局限,推动法学教育跨学科化发展,有助于培养法科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新法科建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打破学科壁垒,创新交叉融合机制,从法学学科内各部门法之间的“小交叉”向法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大交叉”转型升级,从研究方法创新向学科设置创新转换,重点围绕国家安全、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等新兴领域培育交叉学科。
  • 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
  • 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流课程学生学习投入总体水平较高,其中行为性学习投入最高。学生学习投入存在学科差异:总体性学习投入由高到低为应用硬学科、应用软学科、纯硬学科和纯软学科;行为性学习投入中,应用硬学科水平最高,纯软学科水平最低;认知性学习投入中,纯学科水平高于应用学科;情感性学习投入则不具备学科差异。回归分析发现,学习兴趣与学习效能、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设置是一致性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则具备差异性分布特征。对此,应提升学生学业策略与学业情感,由程序性学习投入走向实质性学习投入;以学习动机与学习效能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外塑力;以差异性教学与分类评价为基准,实现一流课程的学科适切性建设。
  • 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线上教学保障了疫情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基本的教学秩序,实现了“停课不停教”。然而,在“不停教”的背后,深层次的“学习”是否仍在发生?基于F省内高校大学生学习经验调查发现: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投入、学习时间及学习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线上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投入不足,学习时间大幅缩减,线上学习效果总体上出现中等幅度偏离常态的现象,学习质量堪忧,学习损失必须重视。如何客观认识与评价线上教学模式下的教与学质量,对在新常态背景下有效地促进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改善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国际化能力的测评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估计了不同国际化方式对研究生国际化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外国际化经历中,出国对研究生国际化能力没有显著的影响,而海外留学则显著提升了国际化能力,尤其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最为明显;在地国际化经历中,修读国际化课程和接触外国人均可显著提升研究生国际化能力;总体上,在地国际化比海外留学对学生国际化能力提升程度更大。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应重视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体系;加强高校国际化课程和师资建设,注重提升国际化综合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拓展国际化视野。
  •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自教育部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以来,各高校纷纷采取行动,但水课治理仍存在推进乏力的问题。层级治理视角为水课治理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释路径。具体而言,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制度设计中,水课概念未能得到清晰阐释,成为一种模糊信号,借由行政压力被层层释放。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等接收这一信号,遵循模糊发包-竞争锦标赛、监督力度下降-努力程度下降、控制损失-反向信息不确定性的推进路径,产生竞争性、象征性、替换性、策略性等不同行为,致使政策实践沦为碎片化执行。突破水课的层级治理困境,需要审慎对待政策模糊性,突出高校的核心治理层域地位,关注不同层次间的张力,超越指标化操作的倾向,注重学生学习体验。
  • 比较教育研究
  • 比较教育研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视角详细考察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实施背景、实施内容、实施效果,分别从学术组织、人才培养、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利益相关者等多个维度探讨了欧洲质量保障从技术标准到质量文化的转型过程,对于当前我国高校拓展质量文化认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转型发展具有启发思路的借鉴意义。
  • 比较教育研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起源于美国高校的预聘长聘教职制是我国部分高校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和教师聘用机制的一项重要参考制度。从目标范围、准入机制、晋升考核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四个维度对中美两国八所高校的预聘长聘教职制进行比较研究。中美两国高校预聘长聘制制度文本大多指出了该制度在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作用,内容涵盖教师聘用、晋升考核和权益保障等教师管理的主要方面,但在具体规定上各有侧重。美国高校比较注重教师管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院系有较大的自主权;我国高校则对教师准入与考核标准的明确性和合理性较为关注,突出学校规划的整体性。在完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应当注重完善教师聘用机制的程序规范性和教师权益保障机制。
  • 教师教育研究
  • 教师教育研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公费和非公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和从教动机的差异与影响,对某部属师范大学大四师范生进行整群抽样,收回446份公费和406份非公费师范生有效数据。结果发现,公费师范生愿意从教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非公费师范生。多组潜类别分析发现两组师范生都有四种从教动机类别,其中能力与热爱驱动型、热爱与榜样驱动型和追求稳定型相同,被迫履约型与理想驱动型分别是公费师范生与非公费师范生特有类型。不同从教动机类别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和教师效能感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增强师范生从教动机和从教意愿具有重要意义。
  • 研究与探索
  • 研究与探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层次人才是地方大学“向上流动”美好愿景中的灵魂人物。为考察地方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现实样态,基于社会实践理论,通过对N大学18名管理者、高层次人才及本土人才的访谈,分别选择引才信号的“发出者”“接收者”和“影响者”三组群像进行“画图”,采用“动机溯源-影响因素-态度倾向”为逻辑的追问,以“场域-资本-惯习”为要素线索进行分析,探寻地方大学引才选择如何生成。研究发现,地方大学存在人才引进“秩序失衡”、内外关系“融合缺失”及“资本倾斜”导向异化等问题,其引进应关注制定“规范化”的引才机制,实行“融合化”的培育制度,构建“和谐化”的学术生态,形塑“合理化”的资本分配,在场域内进行力所能及的调适。
  • 研究与探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改革旨在解决科技创新不确定性与预算管理要求具体化之间的矛盾,经费管理模式、内部治理关系、逻辑假设主体改变,经费实质要求、绩效考核标准、诚信监督体系未变。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策出台时效性、文件类型效力度、适用范围覆盖面存在显著差异,政策创新性趋同保守;23所样本高校在政策文件出台形式、间接费用提取比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结余资金留用管理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统筹作用和监督体系仍需强化。未来需要弥合地区间科技创新政策关注度存在的显著差异;强化地区和高校推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和支撑作用;健全科研项目绩效评价、问责和监督机制;完善科研政策和项目信息公开公示及评估制度。
  • 研究与探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等教育机构的数据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泄漏、滥用等风险,虽然当前初具规模的数据类法律规范可在一定程度上应对,但仍具有不成体系之诟病。为此,在高校数据安全管理中引入数据合规机制具有积极意义,既能形成体系化的数据保护模式,又能由“被动式”数据管理迈向“主动式”的数据合规,在提升内部管理效能的同时,保障数据运行的法治化。具体可通过数据合规机制纾解高等教育机构的数据风险:一是基于风险评估确定高校合规制度的体系性之基本内容;二是在数据运行全生命周期中,以分段评估保障高校数据合规制度运行的有效性。最终型塑高等教育机构数据治理的体系性合规方案,确保其数据风险的有效化解。
  • 研究与探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促使城市资源更自由流动、城市空间结构和分工更加完善,城市群发展迈入“同城化”阶段。持续推进“同城化”谋求区域高等教育更强、更有层次的服务能力,需要把握全面的“空间-区域”视界、寻求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空间转向、探索成熟的“一体化”发展以促成高等教育空间整合。作为新兴的国家级都市圈,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难以支撑高质量协同发展目标:高等教育空间规模与质量不匹配、高校空间布局与区域发展诉求不协调、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错配凸显、高等教育资源空间融合有限。基于此,探索提出打破高等教育空间对立、优化高等教育多层布局、构筑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完善高等教育集群发展长效机制等举措。
  • 职业教育研究
  • 职业教育研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历经坎坷,艰难地致力于寻找各方意见的平衡点与突破口,经过奠基阶段、复修阶段、生成阶段三次修订中的一系列反复曲折的立法过程之后,最终才得以顺利落地。在漫长的修订历程中,以立法逻辑规范为起点的法理逻辑、以理论实践成果为基础的学理逻辑以及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的事理逻辑共同构成了新《职业教育法》的内生逻辑。基于法律内容,新《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制度安排,在责任担当上强化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义务;在目标构想上追求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行动路向上优化职业教育的治理模式。
  • 职业教育研究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期高职院校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是关键路径。从教育逻辑、经济逻辑、治理逻辑等视角,探讨具有深度对接功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专业群是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载体。通过专业群精准设计、方案共订、师资共建、课岗对接、评价多元等,把具有差异属性和多元价值诉求的主体重塑为具有普遍价值取向的行动主体,是校企命运共同体持续发展的实践策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