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中国高教研究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导航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重点文章
E-mail Alert
期刊动态
期刊订阅
科研参考
联系我们
留言板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3年, 第39卷, 第08期
刊出日期:2023-08-14
纪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40周年
建设教育强国研究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
高考改革研究
研究与探索
比较教育研究
劳动教育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
全选
|
纪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40周年
Select
纪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40周年
打开视野: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纪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40周年
邬大光
2023, 39(08): 5-12.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是国家层面的重要学术组织,自1983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动本土化的高等教育研究,同时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舞台。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角,梳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1983年至2023年举办和参与组织的国际学术活动发现,学会在40年间成功举办高等教育国际论坛22届,指导和主办区域性国际会议17次,出国考察、交流和参与多国学术活动24次,涉及全球四大洲11个国家,经历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的学术活动机制,形成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学术活动模式,使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发出了中国声音,传播了中国实践,提供了中国智慧,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对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Select
纪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40周年
素质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40年的不懈努力与作用发挥
张炜
2023, 39(08): 13-18,26.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素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也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与模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40年来,为素质教育的提出、兴起和深入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国素质教育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和显著的成效,但关于素质教育概念与内涵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梳理和厘清。从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等维度,对新时期我国素质教育体系进行讨论。建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持续发力、多作贡献,进一步基于素质教育框架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建设教育强国研究
Select
建设教育强国研究
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论谱系考辨与战略需求考察
张学文
2023, 39(08): 19-26.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组织系统如何实现高效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组织的高度重视。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事物的“发展”类型之一,必然要遵循一般的发展理论。国家战略是面对国内外复杂关系和错综局势时国家层面所采取的超前的、全面的、系统的治理模式与总体方略。为统筹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迫切需要构建起一整套无缝衔接、结构合理的国家战略体系。基于总体国家安全与发展的视角,国家战略体系必定要特别关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三大子战略,因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之基础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确立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及其各领域的子战略,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必定需要构建一个强大的高质量教育系统以确保智力上的强大支撑和各级各类人才的供给保障,同时这也正是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义的集中体现。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
Select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
融合评价在教育评价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林梦泉,王宇,韩菲,任超,张瑾,梁梓萱
2023, 39(08): 27-34.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评价方法作为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构件,是实现评价理念和评价目标的“必经之路”。以创新评价方法为突破口,在融合评价(IEE)理论体系基础上,聚焦融合评价的实践应用,挖掘融合评价中关键要素的关联机制及交互逻辑,进一步提出“确定IEE类型、构建证据链、设计融合规则、建立评价基础设施、形成评价结果”的融合评价实现路径,为破“五唯”立新标,助推教育评价改革落地提供有益参考。
Select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
大学治理准则:一种高质量治理工具
王绽蕊,马陆亭
2023, 39(08): 35-42.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治理准则是关于大学治理的原则和标准,是介于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和大学内部规章制度之间的“软法”。治理准则的出现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是为推动大学高质量办学而产生的治理工具,也有在高等教育系统层面完善治理功能的缘由。对国外大学治理准则的探讨,揭示出其发展具有趋同性下的非同步、非均衡特征。基于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可进一步扩大准则治理实践范围,加快研制、出台中国特色大学治理准则,将其作为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内容。
高考改革研究
Select
高考改革研究
高考招生助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政策工具、两难关系与实践路径
边新灿
2023, 39(08): 43-49.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考招生在共同富裕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激励促学功能增强教育形成人力资本的能力;其形成的社会流动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直接作用;其公平价值取向和公平选拔机制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其准入政策和招生计划具有直接配置、调整、优化高等教育资源供求关系和人才智力结构的功能。高考招生助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具备良好的政策基础。定向招生、农村专项计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职教高考、专升本等政策工具均可精准使用,新高考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有效手段。置身共同富裕社会建设,高考招生工作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益、高校扩展和就业难、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以及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形成政府抓总、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把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务、生涯规划指导等结合起来,重点突破,全方位推进。
Select
高考改革研究
多元录取机制的系统建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完善的重要议题
庞颖
2023, 39(08): 50-57.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是高考综合改革落地之后受重视不足,却统领全局的战略任务。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的相关观点对近9年的改革实践进行检视,发现多元录取机制存在一致性不足、关联环境不够、治理理念不强等问题。参考系统启发法,多元录取机制的系统优化应从子系统与要素出发,澄清基本构成;以科学与公平为原则,明确价值导向;以利益相关者的立场为基准,调整相关主体;从政策、制度入手,健全治理工具。
研究与探索
Select
研究与探索
长三角中心城市高等教育枢纽建设的四种模式——兼论国际化理论与本土实践的适切性
吴寒天,曾令琴
2023, 39(08): 58-65.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与城市/区域的互动与共生发展由来已久。相较于奈特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叙事中的高等教育枢纽,我国在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国际化发展方面的实践始终伴随着宏观战略、地方政策以及现实需求间的耦合与张力。就长三角等区域/城市群而言,其庞大的地理空间尺度和域内各城市间发展模式的差异性,致使在形成高等教育枢纽的过程中呈现出“双层嵌套”样态,即若干各具特点的城市级枢纽共同构成区域/城市群级枢纽。有鉴于此,或有必要在关注长三角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态势的同时,对其内部市域高等教育枢纽的建设模式加以分析,从而加深对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形态的认知,继而生发出对既有国际化理论之于本土实践适切性的讨论。
Select
研究与探索
绩效工资改革与高校多轨收入分配的形成
郭卉,姚源
2023, 39(08): 66-72.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高校教师工资制经历了四次重要变革,最后一次即绩效工资改革,它意在确立高校的分配自主权以及绩效在工资分配中的基础性地位。对2007年和2018年高校教师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绩效工资改革后,高校层次、高校所在地区以及学科对教师工资的影响增强,教师结构性工资差距增大。近年来,在多重因素诱导下,高校推出高额科研奖金、卓越岗位年薪制等极具针对性和倾斜性的收入分配办法,形成了重奖科研绩效、高度倾斜分配、多轨并行的收入分配秩序,精英教师和普通教师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未来,国家可放宽高校绩效工资总额,完善工资宏观调控制度;高校以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为基础,建立与岗位聘任制度相匹配的收入分配制度。
比较教育研究
Select
比较教育研究
体验式学习:斯坦福大学社会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方晓明,张龙
2023, 39(08): 73-79.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创业教育肩负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创业素养的历史使命,是高校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与商业创业不同,社会创业者坚持奋斗的动力更多的来自对社会问题的共情与关怀,而非经济回报。因此,社会创业教育更应加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体验,使学生在感同身受中建立社会承诺。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通过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教学、围绕情绪唤醒的情境设计和面向创业实践的支持体系,实现了体验式学习与社会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影响深远、成效显著。在运作过程中,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包括构建“一体两翼”的生态环境,以“四课融汇”“服务社会”“问题导向”“多元协同”“全面系统”的运作模式赋能社会创业等,为我国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推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劳动教育研究
Select
劳动教育研究
层级镜像与互嵌实践:高校劳动教育的空间样态及其行动策略
汪安冉,王晓宇
2023, 39(08): 80-87.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空间”的浮现及建构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思维范式转换的可能性和操作性。现有研究图景及空间理论的成熟为高校劳动教育的空间转向奠立了基础。高校空间的开放性、自主性、全景性和生产性持续推进着劳动教育的自然化、去规训化、生活化和创造化。从现实样态来看,高校劳动教育存续着作为物质基础的物理空间,作为认知前提的知识空间,作为共情支撑的人际空间,作为活动浸润的体验空间。四种空间类型存在着“分殊与合一”相统一的关系逻辑,既保障高校劳动教育在具象感知、符号认知、主体关怀、主客行动等层面的重点廓清,又能推进高校劳动教育在目的、关系、方法和实践层面的共在、共生、共享和共创。鉴于高校劳动教育空间的层级性和互嵌性,一方面需要以分化视野着眼劳动教育在环境再造、课程建构、交往氛围、多元活动等维度的行动,另一方面需要以系统目光聚焦劳动教育空间的“地位”平衡、“壁垒”贯通、“正义”强化,从而保障高校劳动教育的去中心化、强关联度及有效性。
Select
劳动教育研究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现实困境及实践进路
孙华峰
2023, 39(08): 88-93.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党和国家一向重视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新时代劳动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高校劳动教育伴随着新中国不断成长,从历史演变、现实困境和实践进路等三个维度进行剖析,可以探寻高校劳动教育“变与不变”的内在依规和理论逻辑、当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瓶颈和现实困境以及新时代实现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方向和关键进路。
职业教育研究
Select
职业教育研究
职业与教育的契合:基于时间结构的共鸣
姜大源
2023, 39(08): 94-101.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时间作为一种变量,其与职业和教育始终存在着共时性的关联,尤其是基于时间结构的职业与教育的关系,成为当代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既往对职业与教育关系的研究,都是从两者相互适应的角度展开的,亦即从职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匹配关系予以解读。其关注的重点,是企图通过在职业中和经由职业来设计获得职业教育的可能性条件,使职业学习的现实与教育主张的理想相接近。职业教育学理论意欲的实践,是以面向职业的学习的既定真实条件为一方,与职业教育理论的主体化承诺为另一方,达成两者的成功契合。但是,倘若能将职业与教育所共存的时间结构联系起来,即在遵循同样的时代“加速”机制下重构两者的关系,实现主体的时代身份与其从事的职业和接受的教育在时间结构上的契合,产生共鸣,以使两者均能以自己的方式互补地促进人的主体化。德国学者对时间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关于职业与教育的关系研究,为职业教育学研究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Select
职业教育研究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特征、主题分析与启示——基于2018年、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统计分析
米高磊
2023, 39(08): 102-108.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2018年、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统计分析发现,教学成果奖在区域分布、省域分布等方面依然失衡,应激发省市、学校等主体意识,以行动自觉推动均衡演变。教学成果奖合作多元化、实践期延长趋势显著,应积微成著实现阶梯式发展。教学成果奖改革方向,既要紧跟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更要找到“真问题”提出“新方案”。教学成果奖的核心始终是人才培养实效,应以学生成长成才回应各方关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实践应坚持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强化多元活力激发,以及职教理论研究。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应立足高质量发展,持续关注团队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进一步向微处着力,聚焦课程、扎根课堂。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办公
编辑在线办公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