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2024/10
林蕙青: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驱动作用 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驱动作用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的主旨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林蕙青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国际教育组织和驻华使领馆的朋友们...
-
26 2024/11
管培俊: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关键环节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关键环节——在高等教育研究博士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 (2024年11月22日,厦门大学)一年一度的高等教育研究博士学术论坛今天再度在厦门大学开幕。这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盛会。我谨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向参加论坛的各位专家、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诚挚...
-
04 2025/03
邬大光:对探索精神的守护,才是教育评价的“元标准”
绩点制亦称“平均学分成绩点数”(Grade Point Average,简称GPA)是与学分制相伴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作为衡量和评价学生课程学业成绩的一种工具,绩点制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把精力投入学习,促进学分互换和推动学生校际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正是因为绩点制易于...
-
04 2025/03
黄宝印 陈建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新内涵、新形态、新指向
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鲜明指出,我国要建成的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上述“六力”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国际影响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为教育强国建设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引。《教育强国...
-
04 2025/03
刘国瑞|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核心要义与行动策略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首次提出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这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再聚焦,是对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龙头内涵的新界定。准确理解这一新命题,明晰落实的思路和举措,对于实现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有重要意义。一、自强卓越...
-
04 2025/03
徐小洲:紧抓人才 聚焦合作 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作出重要战略部署。这既是中国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也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要科学战略谋划、精准策略推动,强化全球人才培养与聚集,积极...
-
04 2025/03
李立国:统筹资源配置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都明确提出,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高等教育布局既包括高等教育的学科、层次、类型布局,也包括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布局。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布局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
14 2025/01
邬大光 王星曌|解构与重构:大科学时代的高等教育体系
摘 要:大科学时代是二战后科学研究范式的重要特征,大科学时代的产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进程,是审视高等教育活动的一个新视角。高等教育从小科学时代走向大科学时代,是建立在反思基础上的重构过程。在大科学时代,高等教育如何保持自身的存在价值、整体的高等教育体...
-
10 2025/01
郑庆华|人工智能赋能STEM教育创新发展:认识与实践
摘 要:STEM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人工智能时代更要加强STEM教育。人工智能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量,正通过颠覆性技术为科教融合赋能。人工智能赋能STEM教育的重点在于建立新场景及开发新应用,目前已创造游戏化学习、社交化学习、协同学习式、自主学习型、问题驱动式、项目探究型六...
-
30 2024/12
李楠:在服务教育强国进程中实现学术社团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教育强国进程中实现学术社团高质量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党总支书记、秘书长李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担负起新的使命,不断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教育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深入学习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