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智库观点
肖恩·帕特:促进跨学科科学与技术创新的方法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32    发布时间:2024-11-12    分享到:

1731377758140429.png

促进跨学科科学与技术创新的方法

南非西开普大学副校长

肖恩·帕特

非常荣幸参加本次论坛,感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邀请。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如何从多学科的角度来促进科技创新。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我们一直在提倡创新,但是目前在创新中的合作似乎做得还不是非常好,所以需要了解跨学科创新的方法。

首先,要了解科学创新所处的大环境。如今,科学创新规则已经发生变化。学科壁垒似乎并没有消亡,但如果要应对全球性挑战,必须改变学科间壁垒。传统意义上讲,大学是生产知识的地方,而现在要改变这样的大学观,因为学术责任不仅是对学术本身负责,还要对公众和社会负责。

在南非,大学会从政府那里收到奖励经费,学校论文发表者也会以个人身份得到一些奖励经费。但是我们现在需要进行范式的改变,因为这种模式不可持续。在南非,我们出台了全国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国家在知识生产方面还有不足,教育体系生产了很多知识,但一些知识无法被转化为成果。所以,为了提升国家教育创新竞争力,要在社会、企业和教育层面打造一种创新性氛围。

我们都知道,当今世界面临很多共性问题,如果在学科壁垒里单打独斗,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Trans-disciplinary”指跨学科,是有意识地打破或模糊学科边界,把非本学科的知识也引入其中,从而带来创新性的体系或框架。如果想要我们的科研成果被社会所接受,就需要找到真正需要科研成果的人,例如相关的政策制定者。通过找到采纳我们科研成果的人,从而找到需要使用我们科研成果的那群人。2004 年《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告诉我们,在知识体系的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带来实实在在的影响。不同国家对论文发表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各不相同,所以科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得格外重要。我们要填补当前创新的缺口,也就是说,用创新来解决真实社会问题,创造新知识。我们要通过专利商业化,使我们的科研能够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被更多人所采纳,进而扩大社会影响力。比如,有嘉宾提到博士生找工作难,实际上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利益相关方纳入其中,推动产学研合作、学校与业界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博士生加入企业工作,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做出实实在在的科研贡献。所以,如果要关注科研的实际效益,这其实是一个完整的科研循环。通过这个循环,可以确保科研成果产生社会影响。

大学可以专注于整个研究周期,考虑优先需求,为每一个项目做好预算和应对措施。并且,不断更新科研计划,从而带来更大的社会影响,例如建立合作基地、区域或国家级创新中心来赋能跨学科合作。另外,可以打造一体化战略,改变科研创立模式、知识管理模式,从而确保大学科研成果不仅仅为自身带来利益,而是为更广泛的人群和社会带来利益。


【本文系南非西开普大学副校长肖恩·帕特(Shaun Pather)于10月13日在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中外青年科技人员对话会上的主旨报告】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