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智库观点
王希勤: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使命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内涵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653    发布时间:2024-10-08    分享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就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可以从大学使命的历史演进和时代内涵这一角度,就高等教育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才为核心、以新型举国体制为着力点,全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方面,进行理解。


一、大学使命的历史演进及中国特征


大学使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诞生起,人才培养就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正如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所言,“大学是一个教授普遍知识的场所。”随着现代研究型大学发端,科学研究逐步成为大学的一项职能。一如洪堡在《柏林高等学术设施的内部与外部组织理念》中所说,“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蔡元培先生也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后来,随着美国公立大学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理念影响深远的威斯康星思想随之出现,其主张大学应该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大学又增加了社会服务的使命。张伯苓先生也说过,“(大学教育)目的在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众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对大学的要求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站起来”的年代,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7年,毛主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也讲“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

“富起来”的年代,大学的科学研究任务越来越重。1977年7月邓小平同志同方毅、刘西尧谈话时说:“要抓一批重点大学。重点大学既是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大学成为两个中心。同年8月,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同志又说:“过几年后,大学要重点培养研究生。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必须搞科研。要多办些研究室,要出科研成果,这是大学的任务。”重点大学人才培养层次开始向研究生提升。

“强起来”的新时代,大学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任务更加突出。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三个“第一”分别对应着大学所承担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社会服务机构三种角色,这三个角色履行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项使命。“三个第一”更好结合这一要求为大学使命注入全新内涵。


二、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使命的时代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均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时代迫切要求大学聚焦创新,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第四部分以“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题,并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个方面进行系统部署。可见,“创新”已经成为大学服务社会的重中之重。大学不仅要坚持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而且要把“三个第一”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是大学使命的时代内涵。

“三个第一”更好结合,不仅涉及大学自身多种角色的结合,还涉及外部多个社会环境的结合。作为研究机构,大学所处的环境是学术界。学术界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完成知识的再生产。作为教育机构,大学所处的环境是教育界。这里的教育包括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再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育界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同时促进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服务机构,大学所处的环境是行业界。行业界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完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再生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大学在行业界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与企业产教研融合,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统筹协调好大学自身的三种角色、处理好三种社会环境的关系,努力形成一加一大于二和整体协同优化的系统效应,这是一流大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最重要的命题。


三、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以践行大学使命


践行大学使命,落实“三个第一”更好结合,需要处理好一系列的矛盾。一是学术界和教育界的矛盾,主要是守正和创新的矛盾。教育倾向于守正,但是科研是要创新的。目前大学的评价体系普遍给予科研工作更大的权重,教学工作相对弱化。二是学术界和行业界的矛盾,主要是学科和专业的矛盾。学术研究一般是以知识分科的逻辑组织的,其成果往往可以用于多个行业;产业创新一般是以行业分工的逻辑组织的,往往需要汇聚多个学科的成果。二者之间难以简单对应,存在不匹配的问题。三是教育界和行业界的矛盾,主要是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与行业对人才的需要之间存在夹角。据某一流大学研究生院统计,近年毕业的按照学科逻辑培养的学术型博士生中,只有四成多留在了学术界,大部分去了行业界。去行业界工作的这些学术型博士一般还需要在企业再锻炼一段时间才能真正“入行”。学生倾向于读学术型学位,但行业更需要专业型毕业生。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找到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强调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更好相适应,这指引我们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入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处理好知识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再生产的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问题。“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社会生产关系中最显著的优势,二者都具有促进学术界、教育界、行业界更好结合的能力。落实“三个第一”更好结合,应该首先抓住这两点,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之路。

要紧紧抓住“人才”这个覆盖大学三项职能和“三界”环境的核心问题,扭住牛鼻子。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专门部署。在人才培养方面,《决定》强调“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在人才引进方面,《决定》强调“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在人才使用方面,《决定》强调“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深化东中西部人才协作。”“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

要把完善“新型举国体制”作为着力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在教育体系自身建设方面,《决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在教育体系的环境方面,《决定》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引领作用,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现在距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只有11年了,时间紧迫。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龙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高等教育要在党的领导下,抓住人才工作这个核心和新型举国体制这个着力点,努力把“三个第一”更好地结合起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王希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教研究》编辑委员会主任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9期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