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异性优势互补:中国教育学话语的协同育人理论构建_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智库观点
康丽颖 | 差异性优势互补:中国教育学话语的协同育人理论构建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496    发布时间:2024-06-12    分享到:

【“教育强国建设与家庭教育理论创新”栏目


话语是在特定社会语境下的一种言说方式,它包含这样几个要素:一是“谁在说”,第二是“说给谁”,第三是“说了什么”,第四是“为什么要这样说”,最后是“在什么样语境中说”。历史上我们的教育思考和教育研究曾出现过五种话语,第一,融入家庭与社会生活的教育经验话语;第二,古代先哲至圣先师们的教育智慧话语;第三,培养中等师范学校教师的教育理论话语;第四,指导学校教育活动的学校教育学话语;第五,推动教育制度创新协同育人的教育学话语。随着教育普及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的加快,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日渐完善,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出发,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中国教育学话语,是我们这代学人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教育学话语既包括实践话语,也包括理论话语。实践话语要系统分析当前我国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总体状况,深度研判学校、家庭和社会彼此不协同的突出问题和典型表现,包括育人目标不一致、育人关系不协调、育人资源不共享、育人责任不分担,育人功能不互补,无法有效支持并切实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等困扰。深入探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现状与问题,为解决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提供现实依据就是实践话语的重要体现。

理论话语的构建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站得住脚的一般性原理和操作性原理。解决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问题需要多学科理论的综合。其中,协同治理理论属于管理学理论范畴,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属于政治哲学理论范畴,交叠影响域理论属于教育学理论范畴。三者分别从宏观治理、中观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理性、微观的学校家庭社会实践活动三个层次进行。这三个理论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但由于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文化底色与我国实际情况仍有差异,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土化理论假设,即“差异性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理论。

差异性优势互补理论建构的出发点是基于教育空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互构实现优势互补;基于养育关系、教育关系和教化关系的各自优势实现育人功能的互补;基于生活教育、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各自的优势实现育人方式的互补;基于个体经验、系统知识和文化习俗各自的优势实现教育内容的互补。

基于差异性优势互补理论,我们提出了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责任分担共担相协调。通过协同育人机制的建构让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起儿童成长的责任,从学理上将三者间的责任划分清楚,构建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的育人体系,协调好责任分担与共担之间的关系,使得学校、家庭、社会能够同心、同向、同行和同步相协调,共同服务于儿童发展。二是平等参与合作相促进。从价值选择、组织属性、功能实现三重维度,就制度化学校的正规教育,私人领域非正式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空间非正规的社会教育育人价值选择展开讨论;在对学校教育的公共属性,家庭教育的私域特点和部分社会教育的市场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正规教育(学校)、非正式教育(家庭)与非正规教育(社会)之间的相互促进。三是公平提质创新相一致。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协同以及完善的育人机制做保障。从理论层面阐释有中国特色的“公平提质创新”的内涵,作为完善机制建构的指导原则。在上述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五大核心机制,即以整体提升家长协同育人能力为重点的协同育人指导服务机制;以校家社协同组织与功能建设为重点的协同育人责任共担机制;以资源倾斜分配为重点助力弱势群体的协同育人补偿干预机制;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重点的协同育人深度嵌套机制;以促进校家社衔接贯通和育人质量提升为重点的综合评估机制。

差异性优势互补理论是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探索,理论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教育学人共同的努力。


【作者】康丽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委会副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