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智库观点
【院士观点】吴明红院士:培养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福大探索”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1260    发布时间:2024-05-31    分享到:

1717139063965055.jpg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不断深入,在此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被拉开的严峻挑战,新工科是高校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行动和教育应答。作为高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该如何建设新工科,如何才能建好新工科?这关键在于高校如何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如何培养品德兼修、德才兼备的工科拔尖人才?高校在就业育人方面探索形成中国特色并且有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和实践难点。


一、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主要是以主导高质量发展为方向的生产力,创新驱动是它的核心内涵,涉及新能源、新产业、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新工科,需要一大批具有交叉思维、复合能力的创新人才,尤其是通过推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医工融合、工农协同而培养出来的一批能够引领和示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

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汇聚点,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工程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已有的新时代对工科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索如何加快推进工科教育的改革,加快培养新工科拔尖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新工科拔尖人才培养在各高校的培养过程当中,普遍存在不够“新”、不够“用”和不够“尖”等问题。

一是学科专业、培养内容、培养体系等方面不够“新”,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建设重复、缺乏更新替代,前沿技术、工程动态、市场需求等融入教学体系有限,培养方案与新时代工业新要求衔接不紧,传统学科专业面临招生难或就业难问题,新学科专业与产业衔接不紧密,难以满足市场化、多样化的高质量人才需求。

二是知识体系、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不够“用”,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未能很好地形成跨学科、多教科交叉融合的工程培养体系,学生与市场的需求和工业发展的需求难以匹配,工科学生培养出现理科化倾向,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同时高校实践环节与产业变化方向、校园仿真实验室与真实企业生产环境之间存在明显差距,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培养无法满足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三是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层次、国际视野等方面不够“尖”,“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普通院校工科人才区分度不高,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的有机贯通不足,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被忽视,研究生层次尤其是专业学位博士的体量太小,难以满足当前高精尖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新工科人才的国际化视野不够开阔,难以培养出能够带领中国工程走向世界、引领世界的拔尖型人才培养。


三、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福大探索

长期以来,福州大学持续深化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围绕聚焦战略需求、突出学用贯通、深化产教融合等三个方面开展探索实践。

一是聚焦战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聚焦发展导向协同创新,加强重点研究前瞻布局,以化学学科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学科群,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群、大数据与智慧管理学科群、智能建造学科群等三个新兴交叉学科群,以“1+3”学科建设路径紧密对接数字、绿色、海洋、文旅四大新经济形态,形成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新兴交叉培育学科“1+6+11+X”学科生态体系。

二是突出学用贯通,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探索“新工科+课程思政”“新工科+交叉共享”“新工科+国际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思政课程“一主多辅”、课程思政“五主合一”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模式,打造工程与管理交叉课程、学校与企业交融课程,努力打造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培养复合型领军人才的教学科研和转化高地、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以及“中新合作”新典范的标杆。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协同育人路径。通过校地联建、校企联育、项目联培,不断完善人才跨界培养模式,夯实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形成“高校+技术成果转移中心+科技园+产业园”的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贯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全生态链服务体系。

福州大学始终将拔尖人才培养作为检验新工科办学成效的最关键指标,积极探索螺旋发展的产教融合范式,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独树一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量的工科人才,持续助力福建省“十四五”期间重点战略产业发展。未来,福州大学将继续围绕国家战略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持续发力,把“国之大者”转化为福州大学工程教育的实际行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福大贡献。

【作者】吴明红: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校长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