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大家谈】曲霞: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核心要义与实践探索
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核心要义与实践探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副院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曲霞
建构高质量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在认识上,要厘清大学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关系。在实践中,要把握好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原则,并且聚焦破解好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开课难题。
一、把握原点:深刻理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诉求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定位了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劳动教育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为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可见,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强化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观念培养和劳动精神塑造。要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也就是说,强化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观念培养和劳动精神塑造,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的观念意识,弥补以往大学专业教育重专业能力培养、轻社会主义劳动观念塑造的不足,是高校在专业教育之外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的根本诉求。
二、抓住要义:正确处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理解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诉求,就能基本厘清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要明确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不要将二者混为⼀谈。首先,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劳动教育是通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基础性、全面性教育;专业教育是类型教育,是面向特定学科领域和专业领域学生开展的专门性、职业性教育。其次,二者的教育目标不同,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品质等通用劳动素养。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特定行业领域相适应的职业观念、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等专门劳动素养。最后,二者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劳动教育侧重的是社会主义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精神、通用性劳动能力、共通性劳动品质的培养;专业教育关注的职业性劳动能力、职业劳动伦理和精神的培养。
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二者的联系。首先,要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加强专业能力教育的必要基础。任何一种劳动岗位的能力都是由“职业共通能力”和“职业特殊能力”构成的。职业共通能力是指无论从事什么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或素养,包括合作沟通能力、信息素养、批判思维、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等;职业特殊能力是带有“隔行如隔山”特征的专门性素质,比如医生的治疗技能、护士的护理技能、工程师的设计能力等。劳动教育关注的是任何岗位都需要的“职业共通能力”的培养,劳动者的职业共通能力培养好了,其专业劳动能力的培养也会因此具有更加良好的基础。其次,要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强化专业价值塑造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大力推进的课程思政工作,从根源上讲,就是要解决高校专业教育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相割裂的问题。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而高度关注大学生劳动精神面貌和劳动价值取向塑造的劳动教育,正好可以解决高校专业教育课程思政功能薄弱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把劳动伦理培养和劳动价值观塑造融入到专业教育中,既是对课程思政工作的有力推动,也是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在学科专业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力落实。
三、立足实践:掌握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构原则
在实践中如何建构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关键是要把握三条基本原则:一是以突出价值引领为原则把控劳动教育实施中各要素的发展方向。要把“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的信念厚植到每一位新时代大学生的心中,这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层根基,也是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方向。二是以健全统筹机制为抓手建构整体关联、差异协同的劳动教育实施运作系统。要防止每个部门都抓劳动教育,但都抓得不实、流于表面的现象。三是以融入人才培养为要义打造共建共享的劳动教育新生态。要认识到劳动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通过系统化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设计,让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社会服务等各部门都能从劳动教育中受益,体验到借力劳动教育推动工作提质增效的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汇聚起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推进劳动教育的磅礴力量。
四、聚焦难点:切实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建设
一是认真落实好《意见》和《纲要》的要求,把劳动教育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扣“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的要求来设计劳动教育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不能随意用一些实践类、活动类、公选课讲座类的课程来替代。二是全面把握好“一课”与“一育”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只是《纲要》中提到的劳动教育四条实施途径中的一条,而不是全部,不能以为开了劳动教育必修课,就算开展劳动教育了;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劳动教育必修课在整个高校劳动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以显性方式直接落实劳动教育任务的正式教育,是着力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精神面貌的思想引领性课程,在整个学校劳动教育体系中具有奠基性和领航性作用。三是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所谓共性,就是所有高校在劳动教育必修课的课程内容、学时要求、目标定位上都必须落实好《意见》和《纲要》规定的基本要求。所谓个性,就是每个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行业特色,地区优势、学校文化等配合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理论学习设计一些专业性强、特色突出、彰显个性的劳动实践项目。四是实现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纲要》要求劳动教育必修课要“经历必要的实践体验”,但这一实践是配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通用劳动科学知识等理论学习而设计的“必要的实践体验”,是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课内实践,不能用其他社会实践简单冲抵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