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智库观点
【劳动教育大家谈】姜恩来:在第三届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研讨会上的致辞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1397    发布时间:2024-05-17    分享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天府之国成都,共同参加 “第三届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研讨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向莅临本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和同志们表示诚挚欢迎!向为本次研讨会成功举办给予大力支持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川师范大学等相关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强调把劳动素养和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与品质培养放在重要位置。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绘制了劳动教育的施工图。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全社会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和敬畏劳动的理念,促进劳动教育回归教育场域,以劳动教育推动人的全面培养。

借此机会,围绕会议主题,我谈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是要提升思想认知,强化劳动教育理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劳动资料的革新、劳动对象的拓展,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教育的管理者、设计者和施教者要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系统性思考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工具、形式和评价方式,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尊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要丰富教育内涵,优化劳动教育内容。当前,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汇聚点,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而劳动和劳动教育则是创新发展的基本要素。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源于辛勤劳动,要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将传统劳动技能知识与现代科技、人工智能、艺术、管理等多领域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切实提升劳动技能,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三是要创新劳动育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劳动教育事关立德树人、事关强国富民、事关治国理政。高校要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和选拔,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探索邀请一些具有丰富劳动经验的专家和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的实践路径,为学生传授实用的劳动技能和经验。要鼓励教师通过主持和参与各级关于劳动教育的课题,深入研究劳动教育实施中的资源开发、主题设计、教育评价等,切实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四是要构建多元评价,营造劳动教育氛围。劳动教育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注重评价体系的建设,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依照国家的有关文件细化劳动教育的具体目标。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劳动教育的理念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

劳动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衷心期盼大家在本次研讨会上,开展充分研讨,碰撞思想火花,交流创新举措,推广成功经验,共同为促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献计献策,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作者】姜恩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