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观点】吴明红院士: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培育区域经济新动能 推进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建设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在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从高校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角色来看,一是高校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二是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应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以做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争取得“先发优势”和解决“卡脖子”问题,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三是高校在全社会弘扬严谨求是的科学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的学院学科文化和团队学术文化,积极发展创新文化,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在人才培养目标与策略上,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个性化教育;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大力推进国际化教育,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上,高校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优化学科布局,不仅要积极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也要升级改造传统学科,更要鼓励不同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高校要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将产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使教学、科研和产业紧密结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二、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
高校要明确科研目标与方向,针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确定科研的主攻方向,同时依据自身学科基础和优势,明确科研的重点领域和特色方向,并鼓励开展前沿性、交叉性科学研究,推动学科间的深度融合,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开展“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的集团式创新,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
在组建科研创新大平台上,不仅要积极申报和建设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端科研平台,还要打破学科壁垒,成立跨学科研究中心,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并与产业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在打造科研创新大团队上,高校要引育结合,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要加强青年人才培养,为青年人才提供成长机会;要鼓励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校国际影响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合作机遇,与此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强化科研项目管理与成果转化上,要加强科研项目立项和管理、健全成果转化机制,抓好技术转移和推广应用,将先进技术和方法引入生产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三、聚焦知识文化服务,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撑
一是要增强知识的创造力,推进高端智力服务,不仅要建好高校智库、做好决策咨询服务,还要根据地方政府及企业需求,积极选派科技特派员,推动地方新质生产力发展;也应做好高端继续教育服务,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职业发展机会,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二是要发挥高校优势,还原和解读好中华科学文化的原生环境、精神内涵和文化根源,以更精彩、更丰富、更接地气的形式向社会大众传播科学文化,让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逻辑、科学伦理等文化因素成为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生活态度与工作方式,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三是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让创新创造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共有行为方式,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大学的历史使命。近年来,福州大学扎根八闽大地,面向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优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以及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面向2035,福州大学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建设,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探寻人才培养的“福大新路”和“福大方案”、落地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构建政产学研新生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公众号
转发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