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会资讯
学会资讯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高水平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周”专家咨询会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2364    发布时间:2024-03-05    分享到:

1709621781428956.png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将于10月10日-15日在北京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周”系列活动。为高质量做好筹备工作,3月4日,学会组织召开了高水平推进国际周专家咨询会。

学会副会长张大良、秘书处秘书长李楠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陈锐,北京理工大学原副校长王晓锋,学会监事会副监事长迟刚毅,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学咨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马陆亭,学咨委委员、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主席、郑州西亚斯学院理事长陈肖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学科发展处副处长邓文卿,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书记娄秀红、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庞海芍,学咨委委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哈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文雯,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学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副秘书长袁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地方部副主任李薇薇,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秘书长刘秀华,学会秘书处学术与交流部主任高晓杰、副主任张兴东等有关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郝清杰主持。

张大良在讲话中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周”既是学会2024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教育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旨在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大局,助力构建国际伙伴网络和一流学会建设,活动策划要彰显学术性、突出高端性、注重引领性。他强调,办好国际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办好国际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扎实做好嘉宾邀请工作;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科学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李楠在讲话中指出,办好国际周要从战斗、战术、战略三个层面去思考。一是在战斗层面,要把国际周当作一场硬仗来打,做好充分准备,做到万无一失;二是在战术层面,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要明确职责分工,集思广益,设计具有吸引力的会议内容;三是在战略层面,要按照教育部党组的要求,发挥好社团组织在对外交流合作中的独特优势,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教育强国建设。

会上,高晓杰介绍了国际周系列活动整体情况和具体安排,陈肖纯介绍了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三年大会筹备情况。与会专家围绕如何高质量、高水平办好国际周这个主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会议主题、组织形式、主要议题、预期成果、嘉宾邀请、新闻宣传、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卓有见地的意见建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国际周持续时间长、举办规模大、国际影响广,三场会议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应以共识性议题为主线,做到有机融合与相互区隔相统一。同时,要借助举办国际周的契机,打开合作界面,与国际组织、世界高水平大学共建共商合作项目,搭建中外高校交流合作平台,构建长期合作机制,服务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周”系列活动拟于10月10日至15日在北京举办。届时,将连续召开第三届大学联合会全球论坛、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和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三年大会三场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及配套活动。近期,活动通知将在学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布,敬请关注。

1709621801960325.png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