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数字时代的高考改革
数字时代的高考改革
刘海峰
(2023年12月10日)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许多方面包括考试方式都面临着变革。目前,很多高校的期末考试仍采用闭卷考试,研究生期末考试大都是采用做作业、撰写小论文或开卷考试、实验报告的方式。在数字化时代将会有所改变,智能领域日新月异,有的技术发展非常快,一日千里。未来我们的考试方式可能很大程度上要发生改变。 在三十年前,西方国家早已提出“自适应考试”,就是采用计算机考试。在考试过程中,计算机会根据考生实际的答题表现来为考生分配接下来的题目。如果考生上一道题回答正确,下一道题难度更大;如果一直回答正确,后续题目越来越难;如果回答错误,则难度降一点,最终看看考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或程度。这种考试理念很早就为大家知晓,但在实际操作时很难完全做到。一直到今年,美国才决定将“高考”SAT考试全面转为机考,也就是自适应考试。由于每个考生随机的题目不一样,也不容易出现作弊现象。 在数字化时代,中国高校期末考试可考虑逐渐尝试采用自适应考试。但高考要做到这一点难度更大,因为自适应考试是一种水平性考试,而我国的高校招生考试是大规模选拔性考试,牵涉到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尽管自适应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很有效率,可以科学测量出考生的水平,但是考生之间怎么体现可比性,如何评价哪位考生的综合素养更好一点,题库如何建设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综合考虑。中国的高考不仅仅是一个考试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和社会问题,既要考虑效率,进行科学选才,又要考虑公平,这是两难问题。 在研制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过程中,存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方认为要注重效率,科学选才;另一方认为要考虑公平为首,因为这是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在我参与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议高考改革方案的过程中,我也特别主张要重视公平,因为考试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就是公平竞争。当然,也有其他专家强调要打破统一高考的办法,强调个性化科学选才。最后出来的文件还是促进公平为首,科学选才并重。 未来,无论数字化时代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如何变革,会逐渐更注重选才效率,但我认为还是应该公平与效率兼顾。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2023年12月10日在2023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