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学创新发展论坛在青岛举办
论坛现场
10月13日,高等教育教学创新发展论坛在山东青岛顺利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教学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大学教学》主编、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主管韩筠,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正,复旦大学教授陈力奋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主旨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泓主持论坛。
张大良致辞
张大良在致辞中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对近十年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进行了研究梳理,提出了十条“新时代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走向”。他结合论坛主题,提出三点工作建议: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广大高校教师要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要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以教学创新引领人才自主培养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塑造高等教育教学新形态。要以创新理念引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全过程守正创新。三是把握数字赋能的发展机遇,加快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升级。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统筹推进育人方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促进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育人,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武世兴致辞
武世兴强调,教学改革创新应从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一要抓好改革,做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二要抓价值引领,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三要抓拔尖,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关键领域创新人才培养;四要抓基建,抓好课程、教材、师资、实践项目等基础核心要素;五要抓数字化,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持续把数字资源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动能,重塑数字化育人新范式,构建“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课程互认、学分互认、学位互认”的高等教育新形态,为世界高等教育作出中国贡献、提供中国方案。
谈哲敏作报告
谈哲敏以“变革时代的本科教育重构——南京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主旨报告。他介绍了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本科教育进行“教”“学”“治”全方位改革的南大模式与实践。进入新时代,南京大学在系统总结“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推动从一流本科教学改革向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发展。
韩筠作报告
韩筠以“数字时代高等教育的教学创新”为题作主旨报告。她以数字平台建设和应用为主体,从数字时代教学的新变革、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新动力、人工智能加速教学形态重塑等方面,分享了高等教育在数字化背景下教学创新的观点和实践。她通过阐释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内涵及应用,提出了今后教学创新开辟新领域的趋势。她强调,实施教育数字化要聚焦教育本位,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并结合所负责和主管的国家智慧高教平台和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的实际工作,提出要充分发挥平台的“生命性载体”作用,升级新技术的应用,生成新的教学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平台功能,构建泛在学习环境下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相融通的智慧教育生态。同时,要强化数字时代新教师的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
李正作报告
李正以“数字化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为题作主旨报告。他分析了数字化给高等教育发展、高校人才培养带来的全新机遇和挑战,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以教育数字化为契机推进新工科建设深入发展、加快提升新工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实践经验。他提到,华南理工大学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通过确立“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培养理念,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将通过实施“学在华工智慧教学2.0”方案,推动学校数字化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陈力奋作报告
陈力奋以“高挑战 高开放 勇闯关——‘本科荣誉项目’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为题作主旨报告。她介绍了复旦大学的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本科荣誉项目”,通过“闯优”的创新培养理念和项目设计,“高开放”的创新管理模式,以综合要素创新的评价模式,复旦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朱泓主持
主论坛后,还同步开启了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创新、教学组织与教师发展创新、专业建设与育人模式创新三个分论坛。来自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教学管理专家结合本校教学改革和实践经验,分享了教学资源应用、教师发展和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案例。
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南京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共同承办。来自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领导和全国高校教育管理部门负责人、一线教师等60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以“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教学创新”为主题,旨在探讨新时代高等教育如何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与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