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创新发展论坛在杭州举办
8月21日,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同期活动之一——新农科创新发展论坛在浙江大学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黄翔峰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等专家作报告,论坛由浙江大学农业与生命环境学部副主任郑绍建、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崇德主持。
姜恩来指出,要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加快推进新农科建设。一是以优化专业布局回应新农科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农林专业供给侧改革,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产业新业态;二是以数字技术赋能新农科建设,加强教师数字能力培养,培养掌握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等新兴前沿技术的种业领军人才;三是以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新农科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方面的新机制、新路径、新模式,满足新农科人才培养对交叉融合的需要。
黄翔峰表示,浙江大学通过实施“2030设计育种计划”,打造综合交叉、产教融合的新农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项目,推进新农科试验班培养模式升级改革,推进新农科高质量建设体系实践探索。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将强农兴农的“重大使命”化为加快推进新农科建设的“强大动力”。
陈剑平以“关于新农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为题作报告。他指出,新农科教育格局和体系要紧密围绕现代农业需求,以大农业观、整产业链、全绿色化、多功能性、深融合度、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理念进行布局与升级;大学应主动承担起推动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责任,通过运行模式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应用实践创新、学生培养模式创新,解决中国乡村问题的“大”学问、解决“大”问题。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作题为“农科专业研究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新农科教育要重点建设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努力培养扎根中国大地、放眼世界,具备大国“三农”情怀,具备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的高素质的农科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彩万志作题为“专业课程思政的巧与雅”的主旨报告,围绕“思政重、思政深、思政广、思政美、思政望”五个维度,阐述开展学科思政的重要性以及开展课程思政的层次和原则,并结合实例示范昆虫学科教学与贯通古今的思政元素的结合点,生动展示了课程思政的精巧与雅致之美。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院长程运江作题为“新农科背景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和挑战”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构建大园艺人才培养体系要以“大园艺服务高品质生活”为基本定位,紧扣产业需求、紧跟科技前沿、重塑知识体系,形成尊重学生兴趣,实现资源精准配置的方案。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叶恭银作题为“新农科背景下教师胜任力的思考与塑造”的报告。他提出“厚基础、强交叉、重实践、融思政、懂国际”的新农科人才培养要求,积极回应时代发展之需,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创新教学新思路,引领广大教师成为塑造学生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下午,来自各涉农院校的50余位专家代表,围绕生物育种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经验、生物育种关键领域研究生能力培养等议题展开研讨,为进一步深化新农科教育改革创新、完善新型农科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来自教育部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11所涉农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