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大学合作与交流
大家好!
我是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西湖大学成立于2018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体现在理念创新,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肩负使命的大学。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是西湖大学的举办方和捐赠基金的筹资主体。西湖大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自筹建起,我们就把为世界培养基础科研和前沿技术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学校使命,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未来引领者作为学校目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由习近平主席首先提出,强调的是国家间和民众间的和平合作、互学互鉴与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了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在这个宏大的视野下,大学的合作与交流成为践行与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大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超越了国界和文化,通过互学互鉴,培育了文化的多样性,加深了全球的相互理解,推动了研究与创新,增强了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
在过去的三年里,新冠病毒肺炎带来的全球性危机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我们从未停止过加强大学间交流和互动的努力。随着如今新机遇的到来,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合作,我们需要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来应对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我自豪地看到在西湖大学有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科研人员、授课老师、学生和管理服务人员聚集在一起分享他们的见解。到今天为止,已有来自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领域内一流科研人员加入到我们的师资团队,其中95%都是来自于世界顶尖的大学,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获取多样化的数据资源、研究方法和实验设施来共同解决复杂的问题。我们还与42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西湖大学正努力通过建造多元化的国际校园来搭建一座连通中国与世界的学术桥梁。
思想的交流促进了跨学科研究,为创新带来了独特力量。尽管西湖大学建立不久,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已经为增强源头性创新和推动前沿技术发展做出了西湖贡献。比如,西湖大学理学院何睿华课题组发现了世界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阴极量子材料,其性能远超传统的光阴极材料,且无法由现有理论所解释,为光阴极研发、应用与基础理论发展打开了新的天地。
三个星期前,在杭州我们迎来了126位参加为期两周的西湖大学暑期项目的学生,其中有31名同学来自于美国的不同学校,他们和中国学生同吃同住同运动,一起上课一起科研。我们也邀请了21位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的知名大学教授来到杭州,在西湖大学为学生们上课,指导科研训练。学生们通过接触不同的教育体系、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拓宽了思维视野。这种交流促进了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探索性思维的培养,为他们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打下了基础。
7月30日,西湖大学也迎来了第二届本科生,共93名,其中包括我们的第一批国际本科生,他们来自于美国。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来自不同文化和国家的学生在同一个校园内一起专注、一起探索、一起打造多元化的西湖大学。我们希望经过几年的培养,学生们将有能力独立思考,拥抱全球化思维,有能力与拥有不同成长背景的人亲密合作。
各位来宾,全体同仁,大学在塑造一个更包容、可持续和繁荣的世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们向前迈进的过程中,让我们履行加强合作与交流的承诺,拥抱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一起努力,为人类前沿探索增添星火之光,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绵薄之力,为全人类打造一个和谐而相互联通的世界。、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7月31日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