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清铭:敢闯敢试、敢于斗争 争创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示范
骆清铭
党的二十大代表,学会常务理事
海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非常荣幸地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心潮澎湃,倍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大家可能注意到,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教育、科技和人才,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事业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也更加突出了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作为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还系统地讲明了教育、科技和人才三项事业的逻辑关系,为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大学既有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也有科学研究的基本功能。一流科研是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也是现代大学实现人才培养功能的关键途径。今天,我也结合我工作的海南大学近年来改革创新实践,从大学育人层面谈谈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关系。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指出“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作为大学,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一流的人才,首先要有一流的老师,而大学的特点决定了一流的老师必须要参与一流的科学研究。
一、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围绕大学“育人”的核心任务,海南大学全面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建立书院制育人模式、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三大改革”个性化协同育人体系。完全学分制改革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将允许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书院制育人体系能较好地解决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师生交流不充分、个性化培养不突显的育人局限,做到“正业”与“居学”有机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得益彰,有效拓展学生成长的场域,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随着三大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学校的吸引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比如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到45个,绝对数位列全国高校前50;2022年,普通本科录取各省排名前10%的考生占比较2018年提升27.4个百分点,达到62.82%;学生团队获得“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冠军、首次问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SIAM奖等等。
二、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我们深切认识到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为此,自2018年以来,我们借助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东风,在教育部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学校人才引进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三年多来,海南大学全职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43人,占全校专任教师总量的1/3以上;国家级人才数量由5人增加到4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翻了一倍多,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提升了22个百分点。人才聚集对学校学科发展的推动效应也逐步显现,学科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由2017年0个增加到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由2017年的5个增加到14个(含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上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的学科,从2018年的7个增加2022年的17个,其中法学学科进入前10%。
三、坚持“通过一流科研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斗争精神,并对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出深刻阐释,提出“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要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也是干事创业的精神密码。在大学育人和科研中应如何发扬斗争精神?首先,要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通过一流科研培养一流创新人才,要让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在纯粹的科研氛围中、在承担科研任务的过程中练就真本领、求得真学问。其次,要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面向海南自贸港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目标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海南大学将继续围绕“自贸港发展和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文化旅游”“南繁与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科技”“全健康”“信息技术”七个协同创新中心,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与高质量科研创新高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第三,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立志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海南大学瞄准南繁育种这一国家战略需求,在国家南繁基地核心区建立三亚南繁研究院,聚集257位高水平科研人员,取得突破性成果。首批53名科研人员加入崖州湾实验室,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这些“斗争”的基础上,学校科研水平不断走上新台阶,2022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立项212项(其中重点项目、优青项目等12项),较去年同期增加62项,增幅在获批数量前50名高校中排名第二;较2017年增长165%。
海南大学正在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未来五年,海南大学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殷切嘱托,以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支撑引领海南自贸港发展的一流大学为目标,发扬敢闯敢试、敢于斗争的精神,坚持扎根海南大地办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努力在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征程上有所作为,趟出一条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力争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示范。
【本文系作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