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华: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时代化 培养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
王定华
学会学咨委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再一次把教育摆在最基础、最突出的位置。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初心使命。2021年9月25日北外8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亲切回信指出,深化中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批外语人才,外语院校大有可为。北外牢记总书记嘱托,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探索出一些有效经验。
一是构建教师工作大格局,完善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系。学校党委定期研究教师工作,加大部署力度,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大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和师德考核力度;充分发挥教师工作部统筹和落实作用,不断加强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成效。
二是把牢教师思想政治引领,全方位立体式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教师集中理论学习全覆盖,推进教师思政素养、专业能力和国际化能力融通发展。建立“传帮带”教师发展基地,引导教师传承红色基因,提高育人水平。推进高层次人才、新入职教师等各类群体国情调研和研修,协同开展留学归国人员国情教育行动,涵养教师家国情怀。定期开展教师思想状况调研,鼓励教职工开展高校党建思政课题研究。
三是正向激励和警示教育双行,坚守教师师德师风底线要求。注重荣誉激励和榜样示范,制发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证,突出教授示范引领,建立援派专项表彰,建设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实施校内师德榜样评选,开展“我的育人故事”评选宣讲,宣传表彰优秀教师典型。严格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建设师德曝光平台,强化警示教育力度。
四是发挥学校特色,形成北外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品牌。全面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编写出版“理解当代中国”英语系列教材,承担《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多语种的翻译项目。在新疆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率先建立教师社会实践基地。开展青年教师校内兼职、多岗锻炼,提供更广阔的干事创业空间。打造教师法治教育特色基地,通过讲座交流、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法治素养,预防师德违规事件发生。
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把教师队伍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一要思想认识再提高。从两个大局高度,建设教育强国维度,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角度,充分认识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无论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发展素质教育,还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要体制机制再健全。强化党委统一领导,理顺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学校统筹、通过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和事项协商等机制实现部门联动。加强对师德师风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检查督促,健全追责机制,避免推诿。探索将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干部评价体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三要同向发力再融合。坚持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向发力,避免两张皮。扎实开展三全育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加大力度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整体系统推进师德师风和专业教育融合的教师继续教育,重点对新入职青年教师做好思政和师德师风教育。
四要引领惩处再落实。深入贯彻《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强化师德正向引导、高位驱动,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规范教师底线行为,划出师德红线。细化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和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持续做好警示教育,严格举报受理和违规查处,对广大教师严管厚爱。
五要手段方式再创新。注重将师德师风教育与政治理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法治教育内容等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发挥老教授传帮带作用,以黄大年式团队等榜样力量激发动力。设立专项课题,鼓励教师开展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六要考核评价再优化。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以制度夯实师德考核,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师发展评价的各个环节。严把思想政治关、师德师风关。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建立健全周期性评价和团队评价方法,探索建立效果评价。
七要服务保障再升级。真心关爱教师成长,为教师队伍成长发展化解后顾之忧。薪酬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突出业绩导向,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确保发挥薪酬体系的正向激励作用;研究制定对优秀青年人才破格晋升、大胆使用的制度;积极整合筹措资源,开辟多种方式解决广大教师普遍关心的难点痛点问题,切实增加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文系作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