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二十大专题 >高教学会之声
高教学会之声
马陆亭: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1932    发布时间:2022-11-01    分享到:


1667285327853470.jpg

马陆亭

学会学咨委副主任兼秘书长

《中国高教研究》编委会委员

中国教育科学院副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两个大局战略高度和新时代新征程历史阶段,对我国未来发展作出部署,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其中,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这些对指引高等教育发展意义重大。下面,围绕高等教育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议题谈几点体会。

第一,以创新为牵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同步发生和交织演进。其中的逻辑是:民族复兴是百年变局实现的主要标志,科技发挥着关键作用,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力之争是经济、科技之争,深层次反映在人才、教育之争上。创新成为迈向未来的通行证,创新关键在人、核心在人,任何创新活动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才水平决定着创新的高度。较之于其他层次类型教育,高等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最为直接,人才培养总体上要以创新为牵引开展。各类人才都要有相应的创新能力,拔尖创新人才要具备突出的创新思维能力,应用型人才也要有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能够把知识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通过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就对高等教育的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们要加强改革探索,在办学模式上深入开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伟大实践,注重解决经济社会前进中的问题,勇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在教学模式上面向数字化时代推动教育范式变革,突出对学生的思维力和实现力培养,造就引领未来形态的时代新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国家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

第三,重视一流大学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牵动作用。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强国离不开教育强国的支撑,一流大学的作用越来越突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科技、人才经常是放在一起来阐述的,如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说明他们是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系统集成、整体推进的,共同会聚创新发展新动能,并都由教育牵头。“双一流”建设大学肩负着国家的重托,是整个教育链条的最高层次,牵一发而动全身,责任更加重大。大学培养人才,人才支撑大学,教育和人才密不可分。

第四,在高水平开放中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世界科技革命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着发展对创新的依赖。从硬实力看,对外是国际竞争的需要,对内是经济转型的要求;从软实力看,对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文明新形态需要,对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本质要求。因此,必须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世界各国对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不是孤岛,而是在高原上起高台,高等教育的体系支撑、体制活力非常重要。


【本文系作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