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届高博会系列报道之三】第二届云端教学发展大会在陕西西安举办
8月4日,作为第57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主论坛之一,第二届云端教学发展大会顺利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家俊,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高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兼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出席大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徐晓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泉,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夏立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潘开林,中原工学院副校长唐多毅,长沙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屈林岩,教育界、产业界专家学者50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以“云网融合教育创新 突出应用示范引领”为主题,聚焦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共研新形势下教育变革路径,共商新时代云端教学发展大计,共助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发展。大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主持。
李家俊致辞
李家俊在致辞中表示,2022年,教育部启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资源供给、改革评价方式、优化教育治理等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基础,推动高等教育理念革命、课堂革命、方法革命、技术革命、质量革命,助力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再向高质量的跨越。
高岭致辞
高岭在致辞中指出,回应时代之变、发展云端教育,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进入“互联网+教育”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陕西将充分借鉴各地各校经验,持续深化“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加快教学新物态和教学新形态的建设,推动云端教学生态加速形成。
王泉致辞
王泉在致辞中表示,高等学校作为人才的“集聚地”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场”,面对信息技术对教育生态带来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必须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发挥信息与电子学科优势,“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为战略牵引,以AI+教育中心建设应用为示范引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方面持续发力。
武世兴作报告
武世兴以“建设智慧教育平台 推进慕课西部行计划”为题作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表示,教育部启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希望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倒逼改革,抓住数字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加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效率、优化教育治理,以高水平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他指出,“慕课西部行计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政策,成为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启动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2.0,通过拓围、深化、创新等方式,让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大会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电子信息类学科优势高校联合成立eMOOC联盟,郝跃院士和杨宗凯校长出席成立仪式并致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苗启广主持成立仪式。
杨宗凯致辞
杨宗凯在致辞中表示,为了打破院校壁垒、实现优势互补、携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水平电子信息类MOOC平台,正式成立eMOOC联盟。计划通过“联盟合作+市场运营”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致力于实现电子信息类优势高校间的联合培养,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共同建设我国首个电子信息类垂直领域的慕课平台,为培养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贡献eMOOC力量。
郝跃致辞
郝跃院士在致辞中指出,eMOOC联盟的成立,对于推动我国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科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他对联盟今后的发展提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持续完善联盟队伍的建设,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二是要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多方面探索“引企入教”实施路径,推动优质资源“请进来”强化合作办学和实践教学;三是要要以eMOOC为范例,不断探索实践新模式,开辟AI赋能教育教学新思路,为其他专业化慕课的建设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eMOOC联盟成立仪式后,杨宗凯作“实施数字教育行动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了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挑战与机遇,分享了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实践。他指出,国际上对教育数字化达成了共识,我国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例如深化“四新”建设计划、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等,未来要加强技术对教育的赋能,尤其是关注元宇宙技术,推动彻底的教育数字化转型。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旨在深入探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形势下,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发展的路径。除主论坛外,大会还设有数字化建设引领教学模式变革、智能技术赋能推进教学评价方式改革、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课程创新建设等三个分论坛,共有8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教育数字化建设、智能技术赋能教学评价、混合式课程建设等展开讨论。论坛现场还进行了观众交流,问题讨论热烈,取得了广泛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