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凤桥:论后发外生型学术系统的困境与创新
本文系作者在“学者论坛”上的报告摘编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
阎凤桥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及其学术活动形态是19世纪末西学东渐过程中形成的。虽然在清末中国学人宣称要“上法三代,旁采泰西”,但前者成分少,而后者多。与中世纪起源于欧洲的先发内生型大学制度和学科制度相比,我国的大学制度和学科制度则属于后发外生型。金耀基对于古今大学之道进行了对比,从“善”到“真”的求知取向和与之相应学术形态的转变是核心。
后发外生型学术系统具有一定的特征,比如对外依赖性和移植性强,由此带来的困境是学术原创性不足以及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一、知识和学科分类及性质
钱穆先生把知识划分为人统、事统和学统。人统是讲如何做人的知识;事统是关于做事的知识,旨在学以致用;学统是关于学理的知识,旨在为知识而知识。起源于中世纪的西方大学,继承了“两希”(希腊与希伯来)传统,宗教属于人统部分,曾经长期占主导地位;17世纪的科学革命、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推动了应用性知识的推广,所谓事统知识得到了发展;随着19世纪初柏林大学的诞生,将研究作为新型大学的核心功能,形成了以学统和事统为主的知识体系。
再看中国的情况,经学属于人统知识,在中国知识系统中一家独大,学而优则仕以及与之配合的科举制度围绕着经学进行。从学术制度的演进角度看,1912年颁布的《大学令》采纳了西学知识分类体系,把经学分解后分别划归到文学、历史和哲学三大人文学科中。民国之后,出现的其他学科和专业则分属于学统和事统,因此学统和事统属于外生的知识内容。
现代学科被划分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其基础部分属于学统范畴,其应用部分属于事统部分,其中人文学科与人统知识有密切的关联和对应关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历了增长过程,而人文知识的地位有式微的趋势。这种转变不仅发生在西方国家,也同样发生在中国。从学科的地域性角度看,自然科学的超地域性最强,有先进和落后之分,适合做横向比较;而人文学科的地域性最强,难以区分先进与落后,横向比较受到局限;社会科学介于上述两者中间,兼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在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及其交叉学科中,有一些学科偏重于事实,中西学之间的差别是分明的,各成体系,难分高下,不可通约。另外一些学科偏重于理论,对于这一部分知识而言,以不同社会的不同方面为考察的对象,但均注重抽象出共同的发展规律,中西社会之间的差异则不是关注的重点,容易把从某一个社会(发达社会)得到的认识规律武断地应用到认识其他社会(欠发达社会)发展中。由于这种偏差,有人提出学术“本土化”的呼吁。
我们看出以下几点:首先,对于中国来说,大学制度和学科制度都是后发外生的,主要是从西方国家学习和借鉴来的。其次,从知识形态角度看,在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中,人统知识发达,而事统和学统知识欠发达。第三,从学科角度看,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大学科,在中国大学中,三种学科要么是直接从西方国家借鉴来的,要么是将自身的学术体系经过改造而形成的。自然科学的超地域性最强,而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地域性较强,地域性限制了学术借鉴行为的有效性,从而提出了学术本土化发展的需求。
二、外生型学术系统发展面临的困境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内生型的学科发展路径遵从实践第一性、认识第二性的认识规律,实践与认识之间有较好的配合关系。相反,在外生型学科的知识系统中,学科的理论知识往往是从其他国家借鉴来的,而不是完全基于本国的实践经验研究得到的,用借鉴来的知识去分析和指导本国的实践活动,容易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产生一定的隔阂。这是外生型学科问题的根本所在,有如下表象:第一,缺乏一个完全属于中国的原创的理论体系。第二,学习者从自身所在的社会背景出发,将难以透彻地理解基于不同社会背景所提出理论的意涵,容易对西方理论做片面和绝对化的理解。第三,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无法用现成的西方理论予以有效解释,从而提出了理论创新的使命要求。第四,哈贝马斯认为,知识的旨趣不应该限于技术和实用,而应该体现在解放旨趣上。中国学术界要对于人类知识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就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哪些影响因素促成外生型学科的形成呢?首先,学科的后发外生性是中国后发外生现代化路径的反映。其次,从学术系统内部看,后发外生型国家在对待人统、事统和学统知识方面,难以齐头并进,由于现实发展的需要,容易出现侧重事统,而忽视学统。
三、摆脱困境与学术创新
外生学术系统面临的困境在于知识的过度西化,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是去掉不必要的西化成分,或对其进行本土化的改造。这种努力从学科在我国建立之初就开始了,早期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一方面学习西方的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也努力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试图创立中国学派,燕京大学的社会学家吴文藻就是一个代表。去西化后的学科是要建立一个新的独立的学科体系呢,还是中西合璧,建立一个综合而统一的学科呢?本人赞同选择后者,因为中西方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行知识的互融,对于知识完整性和统一性更加有利。不断地进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比较,将是学术创新的必要之举。
采用比较分析方法是进行学术创新的一种有效方式,不乏一些创新研究就是在比较过程中完成的。例如,19世纪中叶法国人托克维尔在对美国社会考察基础上撰写的《论美国的民主》。作者从他者的视角出发,对于美国社会进行了透彻的分析,看到了许多本国人都没有看到的东西。再举一例。华裔学者许烺光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对中美青少年问题进行了比较。他指出,与中国相比,美国青少年问题严重,吸毒、犯罪、性问题屡见不鲜。为什么呢?许烺光认为,主要是美国青少年一直是在自己的独立世界里长大的,到了走向社会的年龄,面对着的是一个陌生的成人世界,他们不熟悉也不愿意接受成人世界的规则,于是出现了反判社会的行为。相反,中国缺少独立的儿童世界,青少年一直生活在成人世界里,所以他们熟悉成人世界的规则,可以顺利地走向社会,没有明显的反差和冲突。
在比较过程中,也要谨防误区。余英时指出:“比较的历史观点本来是有利无弊的,但是比较如果演变为一方是进化的高级阶段,而另一方面则仍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因此前者成为批判后者的绝对标准,那么许多历史和文化上的歪曲则发生了。”
四、结语
现代化进程包括三个层面:器物、制度和文化。三者相较,文化具有相对滞后性,滞后于器物和制度。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也证实了这个发展规律。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变革速度很快,而学术进步相对滞后,面对发展的社会实践,现有理论显得比较苍白,面临着“讲好中国故事”的挑战。迎接这一挑战,不是宏大叙事可以胜任的,而是需要集腋成裘,通过许许多多的经验研究构成对于中国大问题的理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