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杰伊·杰斯瓦:适时将疫情后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纳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557    发布时间:2021-03-02    分享到:

“2020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系列报道

本文系作者在“学者论坛”上的报告摘编

1614673632126427.png

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WFUNA)执行委员会委员

杰伊·杰斯瓦


我们被迫离开舒适区,迎接一种从未想过的“新常态”。新冠疫情给全球教育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它对190多个国家的近16亿学子的学习造成了影响。不幸的是,这一史无前例、突如其来的疫情发生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又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到有效推动,许多国家在执行这些目标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之际。目前的形势为全球教育体系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我认为,把握住这次机会,积极总结教训,将有利于我们更快地恢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1614673678920398.png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由17个远大目标组成,其中“可持续发展目标4”致力于“保障包容、公平、优质的教育,推动所有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这些目标是国际社会为2030年消除贫困向全球做出的承诺。所有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不可分割的,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经济、社会和环境,显示了全球议程的规模和远大目标。

所有目标均由5个关键因素构成:

1.人民——结束贫困和饥饿;

2.地球——保护地球免受退化;

3.繁荣——确保所有人都能享受繁荣和充实的生活;

4.和平——促进和平、公正和包容的社会;

5.伙伴关系——通过唤醒全球伙伴关系或重启可持续发展,调动执行本议程所需的各项资源。 

关于优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4”是一个独立的目标,但它以某种方式与几乎所有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联系。

1614673770946235.png

从上图可以看出,教育对于减少贫困、改善健康、减少不平等和不公正、降低战争风险以及提高政治参与度至关重要。虽然此次疫情严重破坏了“可持续发展目标4”的实现前景,但重要的是,疫情正在对所有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直接并深远的影响。教育系统对疫情的反应不能与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行动脱钩。所有会员国、整个联合国系统、专家和民间组织、商业界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众,都致力于这一全面议程,解决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促进共同发展。


完善治理结构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

后疫情时期,高等教育部门完善治理结构要注意构建快速反应机制、问责机制和透明机制,还应扩大相关人员(包括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的参与度;要与政府的教育部门积极沟通,出台并实施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完善治理结构有利于推动后疫情时代所需价值观的形成及知识技能的提升,有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进一步消除贫困和饥饿。


面对重大灾难如何防范于未然

对此,没有唯一“药到病除”的答案,但是,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纳入高等教育的治理和决策体系是一种解决途径。应对重大灾难,我们需要更透明的领导、适当的技能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高等教育机构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

教育是少数能够支持、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领域之一。可持续发展目标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顺应规律的基础上,改变社会和经济运行方式。高校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因为高校可以使下一代学生掌握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和机遇的技能、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并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研究。可以说,没有教育部门的积极参与,任何可持续发展目标都无法实现。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和领导能力,影响所有相关者(包括学生、教师、管理者和政府教育部门),推动制定并实施更具可持续性的措施。除此之外,高校还可利用最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得最佳的教育体验。

为了确保取得好的成效,高校必须充分致力于支持和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制定发展战略、决策和管理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可持续性。通过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各高校将进一步明确目标、拓展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吸引新的筹资渠道。


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治理结构

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化为一个综合的运作系统,是一项重大任务,这涉及改变高校的领导方式和态度,明确责任界定等。以下是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治理结构的步骤:

1.明确相关问题

高校应明确哪些目标与其核心业务、服务和实践直接相关,并可能对其发展模式产生何种影响。

2.确定价值创造

高校应该明确所发现的问题对其来说是风险还是机遇,分析这些问题可能对其整体业务和各利益群体产生何种影响。

3.构建包含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发展战略

高校应科学制定发展战略,该战略应包含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子目标和实现方法。

4.思考全球伙伴关系

可持续发展目标呼吁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和团结协作。考虑到区域差异,高校应加强与其他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

5.报告成果

高校应充分说明学校为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对学院及其相关者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这些贡献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将创造的价值,提升所有相关者的责任感与参与度。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