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史静寰:“双一流”建设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1173    发布时间:2021-01-21    分享到:

本文系作者在“学者论坛”上的报告摘编

1611190768692766.jpg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史静寰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双一流”建设评价指标和体系建设既要有长期稳定的目标,也要适应特定阶段的建设特点。

一、“双一流”建设及评价的目标定位与战略意义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国家重点大学建设计划多年支持之下,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巨大进展。90年代以后,全球化浪潮推动下的高科技及知识经济竞争受到更大关注。各国竞相发布有各自特点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简单梳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可以看出:我们对世界一流大学内涵的理解、建设重点,特别是如何处理同已经确立地位的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关系,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

90年代以“211 工程”和“985 工程”为代表,可以称之为“打好基础、迈进门槛”阶段,重点是了解国外已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标准,在外显、客观、可比指标上达到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平,具备进入世界一流大学队伍的基本特征,也可称为追求“形似”的阶段。

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顶尖大学在主要可比指标上已经比肩西方名校,以“双一流”建设为代表,我国重点大学建设进入“强化特色,煅铸魂魄”阶段,重点是建设国家急需、打造中国特色,使扎根中国大地的高水平大学具备中国教育的灵魂和气派,建设进入注重“神备”的阶段。

我国“双一流”建设更长远的目标是在2035—2050年及以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能够进入世界前列”。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建设院校能否抓住这二三十年发展的良好时机,树立清晰稳定的建设目标:努力将世界水平与中国特色融合在一起,在尊重和遵循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增强并用好政府政策激励和院校自为努力的作用。可以说,使我国的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具备“内外统一”“神形兼备”特征是“双一流”建设的持久性目标,也是建设的更高阶段。

综上所述,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一流大学建设是长期布局、系统建设的过程,这一过程及目标与中国社会更宏观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两个百年目标及阶段划分相一致,充分彰显了大学与国家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奠定了我们对“双一流”建设成效进行评价不可缺少的功能基础。

二、“双一流”建设及评价的重点与难点

我国高校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已经被中央文件、社会舆论和学术研究反复提及,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整体视角,抽离了高校所在的社会情境和变化历程,未能整体审查高校发展的内外部质量,及学校与学科、高校与学生、高校与区域发展等主体之间的关联性;二是标准固化,未能多角度挖掘我国高校自主发展的独特模式,提炼我国高校发展的特殊经验;三是方法单一,过于强调量化数据和方法,没有从实践中探究我国高校类型的多样性对评价方法丰富性的需求和改进方向;四是独立性不足,评价与行政过于关联,指挥棒作用被放大,评价结果的应用产生较大偏差。

对现有评价体系所存问题进行批评性分析比较容易,但正如《教育部负责人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所说,“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要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既需要“重点攻坚”,在当前打好“最硬的一仗”,也要求具有“久久为功的韧劲”,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而要进行“系统设计、辨证施治、重点突破”。

三、“双一流”成效评价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清华大学课题组从评价理念的创新、评价内容的改进和评价技术的突破等方面对“双一流”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进行探索性研究。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VIP原则

VIP原则包括价值理念(V=Value)、指标体系(I=Indicator)、政策实践(P=Policy)三大要素。第一,从价值理念上确立扎根中国大地办具有世界水平的大学(中国特色),突出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大学核心使命,强调高校对国家(区域、行业)发展的服务贡献。第二,在指标体系上,构建能体现上述价值追求,又可具体操作的“多维多层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兼顾院校的综合功能和个性特色。第三,在政策实践上突出评价的过程监测、问题诊断功能,评价结果要对改进院校教育教学、提升内涵质量有政策和实践影响。

(二)丰富评价内容,改进评价结果呈现方式

客观有效地评估“双一流”建设成效,需构建更加丰富、多元、综合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当前我国高教发展所强调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建设要求,反映立德树人、创新质量、服务贡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方向。课题组探索建立的高校综合功能评价体系,主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强调院校的学术发展、社会贡献、院校治理体系能力建设以及国际化等维度,对建设高校和学科在各维度的数量和达标(Quantity and Reach)、质量和标准(Quality and Standards)、影响和价值(Impact and Value)进行全面评估和呈现。(参见图1)

1611190873604225.png

图1 多维多层高校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技术上的探索与突破

1.开发清单式代表性论文评价平台

现有科研论文评价方法之所以对科研生态存在负面影响,原因之一就是盲目追求发文量和高引文数量,作者或单位可以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自引、合作者互引等方式提高引用量,进入高引论文行列。有些期刊也通过鼓励自引、期刊发文的互引、控制发文数量等手段来改变期刊影响因子,满足研究者更愿意投高影响因子期刊,做与主流研究导向相一致的研究意愿。为破除五唯,不数论文数量、不唯SCI、不唯影响因子,课题组尝试提出新的科研论文评价方法,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发了清单式代表性论文评价系统,优化现有期刊论文质量评价指标,构建更加科学的科研论文质量评价。评价系统充分考虑了论文刊载期刊(会议)的学术声誉、论文被科学共同体关注和使用的情况以及论文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课题组在设计评价体系时,注重定量定性指标相结合,兼顾横向可比与特色凸显。其中定量指标侧重评价的客观性与横向可比,凸显“世界一流”的取向。定性指标则侧重高校/学科的多元特色,凸显“中国特色”的内涵。定性指标能够突出过程性评价,反映院校改革背后的质量与潜力,凸显不同类型大学的特色,鼓励多元化发展,更好体现不同类型院校基于自身特点为国家(区域、行业)做出的深度实质性服务贡献,而非论文产出数量等纯客观数字。定性材料主要通过专家评议的方式,提升定性评价的专业性、科学性。课题组结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双一流”建设聚焦问题、院校建设及总结报告等,设置专家评审要点指南,明确指标内涵、评分标准,降低定性评价潜在的随意性。强调从突破性、创新性、特色性的角度实现对定量指标的补充。

3.拓宽评价证据来源并相互印证

在评价证据上,需要改变单一主体的评价视角,基于多元主体视角,采用多种来源数据相互印证,力求得到更准确客观的结果。例如通过政府监测数据、学校填报数据、第三方评估、在校生与毕业生调查、用人单位调查等多来源数据,获得更全面、相互验证支撑的评价结果。以“立德树人”这一指标为例。可采用的数据来源包括:政府监测的学校对相关政策执行情况,如“思政教师与学生比例”等定量数据;学校填报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开展情况写实”等质性数据;第三方评估获得的思政师资队伍水平的“最美辅导员”、“思政教师择优资助项目”等数据;通过在校生学情调查获得的大学生学习投入及收获数据;通过用人单位调查获得的毕业生职业胜任力及职业道德水平发展数据等。

四、结语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党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和持续投入,更需要院校长期不懈的建设积累和关键时刻的创新突破。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是我们正在进行、必须完成的历史性任务。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