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治理现代化与科学决策”高端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隆重举行
2020年12月19日,“高校治理现代化与科学决策”高端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和武汉理工大学共同举办。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45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另有8万余名来自各高校的代表通过线上方式收看了论坛直播。
开幕式现场
论坛开幕式由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经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理事长、武汉理工大学张安富教授致辞。他指出,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舞台是国际舞台,坐标是全球坐标,标准是世界标准;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机构、类型、层次多样化,问题纷繁复杂化;这些给高校治理带来了重大挑战,呼唤高校治理现代化,即治理理论的创新、治理体系的完善、治理能力的提升。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既要“立柱架梁”也要“内部装修”, 应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依据高校自身的特点,探寻“合情”“合法”“合理”的路径。深入研究高校治理现代化与科学决策之间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对于推进高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构建高校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张安富教授致辞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在致辞中回顾了武汉理工大学的发展历程与基本情况,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与新挑战。并代表学校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高等学校治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决策。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建设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如何在危机中寻求发展,取决于高校是否能加快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否把握方向进行科学决策,开拓创新。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原校长、昆山杜克大学原校长刘经南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创会会长、文华学院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西师范大学原校长、长江学者眭依凡教授,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周川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立国教授分别围绕“高校治理现代化与科学决策”作了精彩报告。
丁烈云院士作报告
丁烈云院士从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高度,提出高校在国家创新战略驱动发展下,要把握新机遇新挑战,遵循自转与公转两个规律,对内要关爱学生、尊重学者、崇尚学术,关注事业与民生,对外要处理好与大学与社会和政府的关系;写好发表在学术杂志文章与发表在祖国的大地上的两篇论文;抓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个建设。
刘经南院士作报告
刘经南院士基于人文主义教育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定力”,创新力是人类的天性,人类拥有的智慧的“张力”是不可估量的,提出面对不确定性未来的复杂挑战,要以培养具有本民族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为大学培养目标,秉承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育人和管理理念,以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结合来教育人,“定力”与“张力”互为支撑,互相保障,高校必须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在与社会各界的跨界合作中,共同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
刘献君教授作报告
刘献君教授提出高校决策的五大特点:高校决策是为自由创造条件的决策,自由是学术组织的生命力所在;高校决策包括学术决策、行政决策和综合决策,要根据三种决策的特点处理好不同决策之间的关系;由于大学培养目标的模糊性,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以及学校组织结构的松散性等特点,高校决策容易脱离根本目的;此外,大学组织的复杂性、组织成员的多元化和思维方法等原因,使得高校决策容易处于两极对立的状态。最后刘教授结合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阐述了高校科学决策对国家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特点。
睢依凡教授作报告
眭依凡教授就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及创新的主题,从治理与善治、现代化等关键概念内涵出发提出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三个要素,并且从组织理论、组织生态理论、复杂科学等理论视角深入阐述了大学内部治理组织创新的理论逻辑。最后结合“大学文化与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关系”的调查结果,指出了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影响机制,提出了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方向和重点。
周川教授作报告
周川教授结合院校研究的发展历史、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院校研究的职能与作用,通过加州大学、南达科他州立大学和新泽西大学的具体实例,展示了院校研究的功能,总结其能够成为高等院校标配的原因在于高校管理的有效需求。并根据我国高校的现状,提出我国院校研究要真正在高校决策科学化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主要取决于高校管理决策的有效需求,而这种有效需求又取决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权力结构。
李立国教授作报告
李立国教授指出中国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是推进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和“卡脑袋”等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支撑。为应对时代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要担当起责任,建立面向知识创新与区域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平衡环境适应性与组织自主性,发展其跨界资源的汲取能力,深化大学治理变革。提出应建立以学者为核心的学科治理、学校中心为导向的治理、知识创新为导向的关联性、自主性、复杂化、网络化治理模式。
张俊超秘书长作论坛总结
张俊超副教授作论坛总结,她指出本次论坛围绕“高校治理现代化与科学决策”议题,报告专家们坐标全球,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从不同的视角给我们带来一场学术盛宴,专家们站位高、思考深、视野开阔,既具有前瞻性与规律性,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性。并表达了对与会专家、代表与武汉理工大学的感谢与美好祝愿。
与会嘉宾合影
撰稿/南颖 李慧新
摄影/姚洪 万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