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届“高博会”系列报道之四|为建设高教强国提供有力保障——第三届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论坛成功举行
导语:高校实验室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建设不仅体现一所高校的办学育人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创新实力,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教强国的题中应有之意。
11月8日至9日,第三届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论坛顺利召开。教育界、产业界代表千余人共聚长沙,围绕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创新发展路径,深入研讨,交流分享,共同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主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部长刘克新主持。
管培俊致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出席主论坛并致辞。他表示,高校实验室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新时代高校实验室建设应该关注五个方面:第一,高校实验室要成为立德树人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重地,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第二,高校实验要成为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担当责任。第三,高校实验室要成为推进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切实提升高校学科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第四,高校实验室要成为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重要窗口,注重自主创新,加强理论储备与技术积淀,开拓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第五,高校实验室要成为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重要高地,充分利用大项目、大装置、大平台集聚人才,为国家创新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王希勤作报告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希勤从现代大学的发展特征、趋势、治理出发,介绍了清华大学实验室校级共享平台建设的宝贵经验,他提出实验室建设的四个关键要素:集约化的校级科研平台建设、专业化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制度化的全天候开放共享服务、体系化的实验室安全保障。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梁延德教授以《基础教学实验室的资源配置与人才培养》为题,从大学教学实验室特点、基础教学实验室资源配置、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加强实验教学课程思政四个方面作报告。
本次论坛旨在深入探讨实验室建设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设有“新技术、新高职、新实训,新技术——“双高”建设背景下实训基地建设论坛”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论坛”两个分论坛。论坛现场进行了观众交流,参会代表讨论热烈,学术研讨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