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届“高博会”系列报道之六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把握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的学科发展态势,找准突高端人才破口和主攻方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势在必行。
11月1日,作为2019年秋季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重要论坛之一的“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与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北京昊科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论坛现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吉林省教育厅原党组书记、高校工委书记孙维杰在致辞时指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应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与人民需求的深度融合,为改善民生提供新途径。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教育变革提供新方式。推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技术应用示范,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
孙维杰致辞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瑞峰教授,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省政府参事成长春教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蒋庆斌教授,北京昊科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王丹董事长等嘉宾围绕分别作“新工科机器人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推进产教融合 担当时代使命 量身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X证书体体系建设”“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专业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专题报告。
本次论坛吸引了教育界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等300余人参会。整场论坛内容精彩纷呈,引起与会代表强烈共鸣。论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参与者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为促进高校借力人工智能推动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做出了探索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