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学术研讨会召开
4月1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红旗文稿》杂志社、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2018年年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百余名学者出席会议。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到来表明我国正在踏上新征程,续写新篇章。为深入领会十九大精神,本届年会主题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四川师范大学张海东副校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红旗文稿》杂志社李艳玲副总编辑分别作主旨发言。开幕式由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驰教授主持。
四川师范大学张海东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四川师范大学也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学校长期以来高度注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希望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能在会议当中深度交流和彼此探讨,使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领域的研究再上新台阶。
高校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切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五进”工作。郝立新教授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在全面推进“五进”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和新的理论思想,并着重注意以下问题的研究:第一,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深刻内涵及新贡献;第二,要聚焦和深刻领会十九大的主题,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第三,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是时间的判断,还是重大的政治判断和实践判断;第四,要历史地、实践地、全局地看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第五,深入把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六,全面把握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每一次重要讲话都推动着理论创新。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贯彻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理论研究者的重要工作。李艳玲副总编辑指出,在研究中我们要进一步关注以下选题:第一,深入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和阐释;第二,深入阐释新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理论特色和实践要求;第三,深入阐释新思想的真理力量;第四,深入阐释新思想的历史性贡献和重大意义。
出席本届年会的专家学者还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