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会资讯
学会资讯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教育及教师教学发展学术交流”任务团赴美出访工作简报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521    发布时间:2017-10-24    分享到:
  2017年9月18-2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教育及教师教学发展学术交流”任务团,应美国密西根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美国学院及大学协会等教育机构邀请,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赴美执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题研究调研,寻求开展中美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域的深度合作。任务团由学会副秘书长叶之红研究员带队,上海交通大学高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立国教授、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陈振副主任、学会秘书处学术部主任高晓杰、学术助理刘好汉、秘书史月等共计7人出访。按照预定计划,任务团先后访问了Blackboard总部(后简称“Bb”)、美国学院及大学协会、密西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高校教师工作组织机构,圆满完成了出访任务。
  9月19日上午,任务团访问了位于美国华盛顿的Blackboard总部,与教学技术部主管Vivek Ramgopal先生、发展部本地化经理Mike Ni先生、全球咨询部主管Marina Ilishaev女士和服务部高级主管Taylor Burke先生等专家会谈,了解信息化教育的新进展及教师培训工作。Blackboard专家重点介绍了Bb开发的“eTeacher”教师发展培训项目的进展,该项目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欧共体有关标准,同时结合应用国家的不同国情和高校实际需求,提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标准化培训服务,帮助教师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为达到培训标准的教师颁发信息化教育能力证书。目前“eTeacher”教师发展培训项目已在南非、智利、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推广。任务团成员就此进行了热烈讨论,希望项目能够在美国本土高校开展实践并总结相关经验。此外,Bb专家介绍,为便于高校教师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的学习交流,Bb门户网站专门建立了Bb社区,提供各种教育理念、教育咨询、教学资源、实践案例、学术文章等。针对Bb中国用户增多的情况,任务团建议开放中文版网站,以方便中国高校教师学习交流。Bb公司认为,此次交流对于Bb公司的研究实践很有裨益,愿与中国专家开展合作研究。
  9月19日下午,任务团访问了美国学院及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总部,与协会副主席Terrel L.Rhodes先生、全球学习和课程改革部高级主管Dawn Michele Whitehead女士会面,了解美国学术性教育组织机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并寻求未来合作交流的机会。该协会成立于1915年,目前有近1400家会员单位,包含了公立学院、私立学院、社区学院、研究型大学和综合型大学,主要围绕通识教育、教育质量、多元化发展和社会责任等4个主题组织研究工作。Terrel L.Rhodes先生全面介绍了协会职能,并就任务团关心的问题,集中介绍了教师培训方面的工作。该协会长期致力于教师发展方面的研究,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工作坊,组织诸如PBL教学法等多种专题研讨班,分享教师发展成果,并依托新生学术体验、通识教育实践、学习社区建设、写作强化课程、合作学习项目、多样化全球学习、本科研究、基于学习的社区服务、学生实习实践、综合课程整合、电子学习档案等11个本科教学实践研究项目,进行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化培训。会见中双方就未来合作交流交换了意见,中方表达了择机邀请协会有关专家到中国交流的愿望,协会对此表示肯定。
  9月21日任务团访问密西根大学,实地听取密西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的工作实践,并探讨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方面的合作。密西根大学副校长、全球合作总监Amy Conger博士、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尔萍博士和评估主管Malinda Matney女士接待任务团代表。朱尔萍博士专门针对任务团的调研提纲准备了专业报告。该中心成立于1962年,是全美国第一个研究与支持教师教学的中心,在美国高等学校中具有广泛影响。2006年始,该中心受我国教育部委托,多次为来自国内高校的高层管理者提供各种培训项目。2012年开始,该中心对外开办高强度、实践型的教师发展培训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有16所高校先后选派31位教师来中心参加培训。大部分参训教师回国后从事高校教师培训实践或研究,通过各类培训活动分享在美国参训的收获体会,影响惠及2万多高校教师。该中心在帮助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经验丰富,培训方法多样且不断创新。例如,中心积极倡导的教师教学陈述已成为教师职称晋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教学问题用戏剧形式表演给教师看,也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这样的戏剧片段已经开发了20多个,其中大部分都会结合新的问题做剧情变化,已有其他高校邀请前往演出。在与密西根大学副校长、全球合作部总监Amy Conger博士会面时,双方就今后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交流合作交换了意见。
  9月22日,任务团到访明尼苏达大学,学习了解该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经验。明尼苏达大学中国中心出面,邀请教育革新中心主任Al Beitz博士、课程与教学系副教授Mistilina Sato博士做专题报告。Al Beitz博士介绍,明大教育革新中心也是美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支持教师发展的专门机构。近年来该中心针对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采用面对面和网上两种方式,提供早期、中期、高级职业培训项目,平均每年的参加人数分别是60人、30人、15人,为保证培训效果,每个项目要持续一学期甚至一学年。中心每年还提供5-15种不同主题的工作坊和4000个左右一对一教学咨询,帮助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任务团成员对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课程与教学系副教授Mistilina Sato博士介绍了包括教师培养、教师教学考核、早期职业培训、教师评价等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同时她还介绍,她系统研究了中国的教师教育政策改革,出版了名为《中国权威教育者:高效的系统如何影响教学质量》一书,阐释了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教师状况。美国高校的教师发展机构名称各有不同,而这些机构推进教师教学学术研究的深度广度,尤其值得关注。
  9月25日任务团访问哥伦比亚大学。上午任务团与哥伦比亚大学教学与学习中心执行主任Catherine Ross博士、交流部经理Caitlyn Esposito女士和该中心教师发展研究项目组的副主任Lucy Appert博士、Suzanna Klaf博士等9位专家会面,系统听取该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经验,下午实地考察了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学习了解创新教育经验。哥伦比亚大学建立教师教学与学习中心实际合并了信息技术支持和指导研究生参与教学的两个机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都十分扎实。虽然中心成立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已在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定期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工作坊和现场教学研讨会,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数字化研讨会,指导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创新;帮助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开展教学,开发虚拟仿真和慕课等在线课程资源,完成学科专业课程设计;引导教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倡导包容性教育等等。下午任务团对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实地考察,了解了我国近现代知名专家学者在该校学习的历史,了解了该学院教育创新研究的实践进展。哥伦比亚大学有关经验表明,美国一流大学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既肯投入又下真功夫,其内涵建设确实富有成效。
  此次访问目的任务明确,准备工作扎实,交流富有成效。通过实地开展专题学术交流,对拓展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空间,特别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任务团了解了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教育信息化的前沿技术,对学会正在开展的“中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调研”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帮助,更详实的学术报告正在整理之中。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