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智库观点
瞿振元:“双一流”建设要让高等教育 从“平原上插旗杆”变成“高原上立高峰”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1668    发布时间:2016-02-16    分享到: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看来,这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三步走”战略的首次正式表达,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编者


  “双一流”建设要让高等教育从“平原上插旗杆”变成“高原上立高峰”
  ——访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
  文/解艳华

  “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家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从“平原”变成“高原”,让“旗杆”变成“高峰”。

  教育在线: “双一流”建设的提出,将会对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产生何种影响?
  瞿振元: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一个含金量极高的文件。当下,大家关注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如何继续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关注资金有多少、范围有多大、用什么办法争取、用什么机制管理等。这是自然的、合乎情理的事。但是,人们似乎忽视了文件中透露的政府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三步走”战略的首次正式表达。站在这个角度看,这个文件可以说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目前,我国有2550多所普通高校,其中,“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加起来仅有112所,只占高校总数的4.4%,因此,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呈现一种“倒图钉”型,即“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是图钉尖,其余高校是底座,或者说是“高等教育平原上插旗杆”。

  要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仅靠112所大学冲世界一流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国2500多所大学的共同提高和进步,这从《方案》可见端倪。《方案》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也就是说,“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家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从本质上说,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因此,“双一流”大学建设不是针对一所、两所甚至百余所高校而言,而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从“平原”变成“高原”,让“旗杆”变成“高峰”的一个有力举措;从长远来讲,也是把我国变成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

  教育在线: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您认为如何从全局上进行调整?
  瞿振元:发展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国国情,今后要重点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即规模的适度增长、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质量的显著提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及教育公平。这里我重点谈谈结构优化,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首先,从地域来讲,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差异很大,“十二五”期间,中西部的高等学校增长速度还是较快的,现在中西部大概已经有1360多所学校,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54%,但是这批高校办学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水平不够高,未来要进一步扶持中西部高校的发展。而且,中西部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建设问题要有足够的分量,这也和“一带一路”建设是相呼应的。

  第二,人才培养层次不均衡。主要表现在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数量和质量差异较大。现在普通本科和高职学校的学生比例基本达到1:1,还算不错,主要是提高质量,“十三五”期间应该适当增加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培养数量。2012年科技部部长万钢曾公布过一个数字,我国的研发人员数量居世界前列。根据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我国研发队伍中博士学历占6.27%、硕士学历占18.08%、本科占31.83%,还有一批连本科学历都没有。这种以本科为主体、博士比例很低的研发团队如何在国际上比拼?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建成科技强国,对高水平高质量的研发人员的需求是刚性的,但目前的人才结构难以满足这种需求。

  除此之外,我们培养的科研人员,主要在应用研究领域,而基础研究领域的人才严重不足,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很不够。在今天的经济水平下,要更加重视这一块,这是管长远、管全局的大事,要舍得花钱加强基础研究。在人才培养上,不能高不成低不就,基础研究上不了天,应用研究落不了地,这在结构上都要考虑调整。

  高等教育必须分层分类管理,每一层每一类都有自己的典型,都有自己的标兵,都可以争创一流。

  教育在线:刚才您那个比喻特别形象,实际上,为了把“旗杆”变“高峰”,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院校层面一直在努力,但是从“平原”到“高原”,有哪些举措呢?
  瞿振元:在国务院决定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前后,从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相继传出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好消息,预示着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红利将会持续释放。比如广东省准备投入60个亿重点建设6所国内一流大学;浙江省已经遴选5所大学,每年增加投入,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大学;早在几年前,江苏就提出每年投入10个亿推动建设一批具有一流创新条件、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创新成果的优势学科(群)。当然这得益于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改革,调动了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而且我们发现,地方在推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会更切合实际、不好高骛远,大家提出的都是先办国内一流大学或学科,而且是一批,不是一个,这就使得整体平原都朝着一流的方向走,改变过去那种“平原上插旗杆”的局面,整体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这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省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中央在某些方面也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央在布局时如何与国家发展的整体战略,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起来,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教育在线:也就是说,鼓励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而不再是用一个标准去衡量?
  瞿振元:对。分类管理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非常紧要的一件事情。现在虽然也分“985工程”、“211工程”、普通本科、高职院校等,但基本是按照发展层次和水平来分。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是大学校、高层次学校的声音大,而像刚才说的“平原”部分也好,“图钉的底座”那部分也好,他们的声音不够多、不够大,但这一部分恰好都在基层,高等教育能否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靠的还是这些院校。

  但怎么衡量不同院校的办学水平呢?我觉得,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就是学校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程度、促进发展的贡献度。现在,西方一些国家也提出把学校与区域发展的融合度作为一个独立指标来考量。我们应该做这方面的工作、探讨制定具体的指标。为什么必须分类管理?首先高校所在的区域文化、经济特点和发展程度不一样,人才要能满足不一样的区域需求;第二,产业行业需求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单说这千变万化,想想这30年,多少职业消失了、多少职业产生了?有的职业的寿命也许只有几个月。我们明显感觉到产业升级的加快。所以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如何与社会、经济、文化、产业相适应,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只有分层分类才能解决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结合的问题,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发展期盼。相应地,每一层每一类都有自己的典型,都有自己的标兵,都可以争创一流。

  教育在线:这样就避免了趋同化。
  瞿振元:对,就是要找到自己的生长点。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