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智库观点
瞿振元:中国教育国际化要注重提高质量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1603    发布时间:2015-09-16    分享到:


  摘要: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阶段,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最为重要的是科学审视我国教育国际化现状。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要以更宽广的视野认识中国教育国际化问题,因此,中外合作办学要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要迈出新步伐;我国高等教育自身的国际性要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中国教育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教育的能动选择,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考察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在各种跨国教育机构的背后,无不体现着国家的意志和价值预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同时,《纲要》还强调要“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当前,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阶段,贯彻实施《纲要》、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最为重要的是科学审视我国教育国际化现状,把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质量作为工作之要。


  一、以更宽广的视野认识中国教育国际化问题
  当前,研究与探索中国教育国际化问题,有两个关键词十分重要:一个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另一个是“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近年来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到目前为止,习近平同志已经在不同场合60余次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尤其是在国际交往领域中使用得更为频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013年4月,习近平同志致信祝贺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在信中,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说:“今天的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战胜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努力。”针对教育,他特别强调:“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强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与此相呼应,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表达了同样的意向。奥巴马在贺信中表示:“教育交流对于塑造学生全面人格、推动国家间的深入理解和相互尊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环境下,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更需要国家之间、人民之间加强合作,建立起富有活力的联系。”这从一个方面表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的共识。所以,我们理解今天的教育国际化,要放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这一大格局下,研究探讨中国教育国际化的责任与担当。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从国家利益视角出发提出的具有操作性的战略举措。这一战略一经提出,即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共鸣。当然,也有遏制这个战略的,矛盾和冲突是必然的。但是从中国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一点极为重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教育应更好地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以人才、科技和人文来支持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对此,我们要能足够地重视。在这方面,有的高校抓住了机遇,如西安交通大学倡导并发起成立“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成立大会上,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学校加入了该“联盟”,并共同发布了《西安宣言》。《西安宣言》称,“联盟”将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共建教育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开放发展。所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发展机遇,我们要用更宽广的视野认识和把握中国教育国际化这一命题的丰富内涵和责任担当。


  二、适应“一带一路”战略,注重人才培养质量
  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态势来说,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已经有2056项,在校生超过55万人,其中本科以上的项目有1052个。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位居第一的是黑龙江省,有175个项目;第二是上海市,有106个项目;江苏位居第三,有95个项目;北京位居第四,有92个项目。总体上讲,东北地区相对发展较快,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都位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数的前十位。单纯从数量规模角度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不少了。在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基础上,提高质量显得更为重要。
  从中外合作办学的合作方来讲,目前,其主要还是集中在美、英、澳大利亚等国的学校。这种地域结构的分布,与国家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的适应度显然不够。因此,在今后的中外合作办学工作中,我国要在区域分布上更多地考虑更好地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在具体办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提高质量。
  第一,要注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培育核心价值观。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指出:“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因此,无论我们与哪个国家合作办学,其学生都是中国的学生,他们毕业后大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也必须对这部分学生加强中国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教育。在他们的思想当中,要牢固树立中国文化的基因。强调这一点,不是中国大学的独特要求,而是世界大学的通行做法。国外的大学在他们的对外开放办学过程中,同样也有国家意识的体现,也有贯穿实施国家意识的具体要求。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的要求明显不够。对此,我们可以集中建设一批关于中国文明、世界文明,以及在世界文明中的中国这样的系列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世界文明发展历史。同时,我们也应该设置必要的中文课程。任何国家的教育都把对母语的精准理解和优雅表达作为本国学生的基本素质来要求。对在合作办学机构的学生而言,强化外语学习,当然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但同时仍然需要在母语的精准理解和优雅表达上有明确的要求。这一点不能马虎,更不能虚化。事实上,这也是我们行使教育主权的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上体现我们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第二,要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人才培养质量,应该坚持不懈抓教学过程。我们已经提出过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当中“四个1/3”的要求。就是说在中国所举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引进外国课程应当占全部课程的1/3,引进专业核心课程应占全部核心课程的1/3;在所有的任教老师中,外教担任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应该占总课程门数的1/3,课时数也应该占总课时的1/3。这些要求从当前的实际看,总体上是合理的,还不能认为太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林金辉教授在他的相关研究报告中指出,在“4个1/3”问题上,不是所有的办学机构都做到了。如在引进外方课程上,有的学校高达100%,但有的学校只有8.1%。8.1%距离1/3的标准差得太远,就很难说是中外合作办学了。当然,100%也不一定就是好事,还要有母语的教育、中国文明的教育等,100%的外语和外方课程意味着完全放弃了上述要求。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中方的意志和要求,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体现;同时,要严格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加大评估力度。一般来说,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缴的学费比较高,期待的教育质量相对而言也较高。中外合作办学的同仁一定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唯有这样,才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4个1/3”就是很具体的抓手,我们要以此来规范教学过程,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三、继续强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性
  世界冷战结束以来最明显、最深刻的变化,就是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突出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新的形势下,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来接受教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来华留学规模发展较快,几乎是每4年翻一番,现在已经有40多万来华留学生,在数量增加的同时,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层次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不能只是停留在学语言的层次上,正式的学历、学位这一层次也需要随之提高。现在不少学校虽具备了接收留学生的师资条件、专业水平,但是缺乏硬件支撑,特别是住宿等条件的支持。所以,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和硬件建设,制定支持和鼓励来华留学的教育政策,使得这些学校能够在相应领域代表中国教育吸引更多的留学生,使得中国高等教育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留学生作为支撑。
  经济全球化必然影响到文化和教育的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脱离全球化进程而独立地生存和发展。一国的教育,必然会受到他国的影响,同时,也必须融入到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去。因此,一国自身教育在全球化环境的浸染、交融中必然呈现出国际性的特征。这种国际性必然是在继承和固守本民族优秀教育传统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教育文化而逐渐形成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为世界教育所认可、吸收和借鉴的。因此,这种教育的国际性是教育的一种性质,既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同时也是属于整个人类文明的。教育的国际性的突出特征首先是超越了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
  当前,我国正处在教育国际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如果说在刚刚打开国门的时候,我们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有不少的迎来送往,以后又发展了不少的合作项目,等等,这些都是合理的、必要的,但在今天我们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有大的进步,要特别注意培育、强化我们自身教育的国际性。
  教育的国际性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至教育的全过程。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时候,代表国家软实力的教育,特别需要对我们自己的学生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我国进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讲的,要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世界眼光,有创新灵感,有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远大志向,从而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2014年11月,作者曾到美国访问,在考察哈佛大学、马里兰大学的教学改革时,有两点印象很深刻:第一点是跨学科,让学生学习跨学科的知识,走进当今科技前沿;第二点是跨文化、跨国界,哈佛大学、马里兰大学等把讲授世界文明以及世界文明中的美国作为学生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版块,其他一些大学也都在做同样的改革,包括让学生利用暑期到世界各地去获取一定的国际经验。
  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同时,各高校应携手应对人类共同问题,提升我国参与国际教育治理的能力和话语权,这也是教育国际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具备国际视野、强化国际意识,逐步达到国际水准,即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学业水平上要与发达国家的同类型、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实质性等效。这是检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性的最重要和最集中的标志,也是我们应当着力的方面。
  “十三五”期间,我们应该探索建立测评学校国际性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指标体系,尤其是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应该率先在提高教育国际性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有实质性的提高。无论是教师构成、学生活动、留学生比例,还是相关人员在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中任职、在国际学术领域产生重要学术成果,抑或是毕业生学业水平实质性等效等等,都应该作为评价高水平大学国际性程度的重要内容。从而使中国的大学在世界上赢得更多的国际理解、国际认同乃至国际声望,最终使中国的大学真正走向世界。


  瞿振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授,北京100082
  原文刊载于《高校教育管理》2015年第5期第1-4页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