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智库观点
吴朝晖: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精神建构研究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937    发布时间:2019-10-16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国家和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基石,大学精神既是大学自身发展最深沉最持久的内在动力。在民族复兴征程中,如何肩负起高水平大学的历史使命,建构符合时代要求、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引领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进程,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意义
  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对高深学问和智慧创造的向往。作为大学演进中形成的独特文明成果,大学精神是大学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思想灵魂的高度浓缩。
  从发展脉络看,大学精神始终与时代发展密切互动,在历史演进中铸就了指引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之光。我国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稷下学宫、太学、国子监、书院等的设立,都体现了明道穷理的执着追求,寄托了使人性臻于完善的教育理想。诞生于近代的新式大学更承载着知识精英的理想和责任,彰显出服务国家民族需要的办学属性。东西方教育理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古希腊的博雅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之后从第一所近代意义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到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的洪堡大学,再到威斯康星大学,虽然大学职能不断丰富,但知识传播、知识创造、知识转移始终是其核心逻辑所在,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批判精神始终是其有别于一般组织的底色所在,服务社会又独立于社会、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始终是其气质所在。
  从实践主体看,师生校友是大学精神最直接的践行者,共同传承了大学的文化基因。育人和创新始终是大学最重要的办学活动,其承载主体亦离不开师生校友。大学精神是大学与师生校友的“粘合剂”,构成了各方情感共鸣、网络共享、使命共担、事业共创的基点。教师将大学精神融入到科研育人之中,形成学术共同体;学生将大学精神融入到学习成长中,形成学习共同体;校友将大学精神融入到创新事业中,形成发展共同体。可以说,大学精神塑造了师生校友,使师生校友得到更好成长;而师生校友践行着大学精神,使大学精神得以创新发展。
  从文化载体看,大学精神体现于大学文化,在文化涵育和文化引领中得到全面彰显。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中相对稳定的文化内核,以校史、校歌、校训等文化标识以及院系文化、学科文化、社团文化等文化圈层为载体而存在。大学精神如“舵”,大学文化如“帆”,共同指引大学扬帆远航。大学精神建构包括文化涵育和文化引领,文化涵育从内生功能视角探讨大学的精神特质,关注人才培养、学术创新、办学治校等应具备的气质;文化引领从外在动力系统视角探讨大学精神的溢出效应,强调大学精神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等人类社会重大发展需要的贡献。
  从时代要求看,大学精神是中国一流大学基业长青的关键,将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形塑有理想有灵魂的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特色”的核心体现即大学精神。《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面对更高期待和要求,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练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引导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跨越发展,但在精神文化建设上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仍不容忽视,如坚守育人匠心的优良传统需要进一步回归,对于规范学术道德和彰显学术伦理需要进一步重视,对学术共同体的尊重还需有效贯穿善治体系,大学引领社会思潮和风尚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大学硬软件“不教之教”的品位有待增强,等等。大学迫切需要建构新时代大学精神,推动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构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精神的逻辑起点即是明内涵,认清什么是一流大学精神;建构路径之一是强主体,核心是师生校友的育人、创新实践;建构路径之二是优载体,丰富大学精神的文化表达系统。
  二、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精神
  与西方大学形成于社会工业化时代不同,我国现代意义的大学诞生于国家危亡时刻,很多大学的精神文化标识中仍保留着救亡图存的印记。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已实现由救亡图存向复兴中华的历史性转变,必然赋予大学精神新内涵。
  剖析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精神,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把握新时代大学精神的演进方向,深刻回答好面对过去继承了什么、面对现实贡献了什么、面对未来关照了什么。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精神在与民族精神同频共振中,要更加具有“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的根本属性和大气开放的时代特色,努力体现“四个服务”的政治自觉与世界一流的发展规律相统一,体现仰望星空的理想主义与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相统一,体现人才培养的立校之本与创新创造的兴校之源相统一,体现成风化人、服务人民、关怀人类相统一,矢志不渝地迈向人类文明和道德义理的至高点,凝聚起更强大的前进定力和发展动能。
  具体而言,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精神是在继承以往大学精神基础上改革创新的结果。最根本的继承是我国大学诞生的初心,即复兴中华、培养人才、科学报国,体现了育人和科研两个最基本的大学功能;最主要的创新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的新使命,即关怀人类、包容互鉴、勇攀高峰,体现了改革和开放的时代要求,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阔胸襟。总而言之,其主要内涵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每个方面都体现了继承创新的特点。
  1. 扎根:忠诚担当的家国情怀,一流大学要成为民族复兴的引擎。爱国主义始终是大学的精神旗帜。从继承角度看,扎根体现了中国大学精神励精图治、报效家国的起点,如浙江大学精神中的“树我邦国”、上海交通大学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都彰显了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的精神基因。从创新角度看,扎根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四个服务”的责任使命。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体现扎根的精神内涵,就是要面向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要求,成为忠诚担当、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表率;就是要深耕创新创业沃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动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要;就是要引导师生将论文写在生产一线和希望的大地上,输送更多优秀学子扎根基层、扎根中西部、在祖国需要的广阔天地建功立业。
  2. 铸魂:尊重生命的教育旨趣,一流大学要成为英才辈出的摇篮。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从继承角度看,铸魂体现了“成德”“教化”“博雅”的育人传统,如清华大学“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特色、浙大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共同价值观、香港中文大学“博文约礼”的校训等,都将思想灵魂作为育人特色所在、质量所依。从创新角度看,铸魂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要培养心中有梦、努力圆梦的时代新人。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精神的铸魂内涵,就是要精心育人,培养更多有远大理想、扎实学识、过硬能力、健全人格以及超越专业领域责任感的师生;就是要重视对师生政治素养、斗争精神的塑造,造就更多具有政治鉴别力、能够捍卫公平正义、参与全球竞争、引领未来的精英翘楚;就是要将人格塑造作为教育终极旨趣,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提供更多基于智慧创造、协同合作、意义建构的教育体验。
  3. 启真:追求真理的学术理想,一流大学要成为重大创新的源泉。大学始终是“海上灯塔”“社会之光”。从继承角度看,启真体现了大学的魅力即以真理为依归,坚守求是、求实、求真,如哈佛大学校训“真理”、剑桥大学校训“此地乃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创新”等,都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从创新角度看,启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实现整体崛起必然要在创新创造上有更大作为。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体现启真的精神内涵,就是要回归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理性,营造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学术氛围;就是要在培育重大原创成果、解决“卡脖子”问题上攻坚克难,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制高点;就是要倡导自由探索的学术风气,尊重院系和师生基于自身禀赋开展的创新实践,构建科学民主、宽容失败的学术治理体系,让各方面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4. 崇善:关怀人类的价值理性,一流大学要成为道德义理的高地。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想始终是大学精神的一体两面。从继承角度看,崇善体现了大学特有的社会关怀,既有人本精神、仁爱情怀,也有以天下为己任、追求大同理想的终极价值,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战略指出,“针对科技进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政治经济和伦理等方面的影响,要加强学校的评估和应对能力”,浙江大学校歌中的“天下来同”亦表达了“使世界各国心驰神往和平共处”的抱负。从创新角度看,崇善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要更加自觉推动科学和人文深度融合。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体现崇善的精神内涵,就是要将学术伦理和人类永续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社会关怀作为师生自我完善的重要内驱力,在更高层面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就是要主动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增进人类福祉作为重要办学目标,在构建更具普世意义的人类价值观、道德观、正义观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5. 开源:包容互鉴的开阔胸襟,一流大学要成为思想交汇的前沿。海纳百川是大学作为与时俱进的学术组织的内在要求。从继承角度看,开源体现了百家争鸣、无吝于宗的学术传统,如北京大学的学术精神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浙江大学校歌即以“大不自多、海纳江河” 开篇等。从创新角度看,开源体现了新时代全球竞合、分众创新、开环开放的特点,体现了不同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趋势。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体现开源的精神内涵,就是要进一步营造协同创新、开放包容的学术生态,打破“圈子”文化,在思想争鸣中促进学术繁荣;就是要进一步打造开源思想文化高地,以文理交融、东西互动、中外认知、古今会通的大格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主动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6. 奋进:勇攀高峰的奋斗姿态,一流大学要成为追求卓越的先锋。砥砺奋进、勇攀高峰始终是大学的关键词。从继承角度看,奋进体现了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执着追求,如牛津大学前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指出,“牛津大学所体现出来的大学精神就是,首先对卓越有绝对的追求,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上,都永远不会安于现状,持续地追求做得更好”;清华大学“行胜于言”的校风、浙江大学精神的“开物前民”,都对奋斗作出生动诠释。从创新角度看,奋进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要始终保持追赶态势。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体现奋进的精神内涵,就是要始终葆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勇攀高峰中书写高等教育“奋进之笔”;就是要始终保持向上登攀姿态,加快构建学科高峰、汇聚名师高人、打造创新高地,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就是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破制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条条框框,为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扎根铸魂:在立德树人中传创大学精神
  建构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精神,首先要强主体,即扎根中国大地铸魂育人,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崇高理想,葆有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这既是精神文化育人的核心要求,也是育人精神文化的时代表征。
  1. 塑造有思想有灵魂的学生。大学应当培养具备坚定理想信念、卓越综合素质、全球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者和领导者。要旗帜鲜明用新思想铸魂育人,建立新思想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机制,及时将理论成果转化为鲜活教学内容,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讲深讲透讲活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要引导学生回归扎实学习,秉承“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的全人教育理念,全面深化教学供给侧改革,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学习空间,充分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打造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新通识教育,全面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世界文明、科技创新、生命探索和博雅技艺等方面的深切体悟。进一步在“通”上下功夫,推动“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四课堂”实质性融通;进一步在“专”上下功夫,系统加强学科和专业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在“跨”上下功夫,在会聚融合中形成实质性交叉培养。要立足伟大实践熔铸理想信念,坚持全球学成和中国实践相结合,打造学生海内外、校内外社会实践基地,与国内外伙伴院校、重点企业、教育基地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在一线接受锻炼,树立服务人民、服务基层的远大志向。
  2. 塑造有精神境界的教师。“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一流大学要让最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要系统提升广大教师政治素养,实施全员培训计划,利用延安、井冈山等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对高层次人才分批轮训,对海归教师开展党史国情专题教育,提高教师政治鉴别力。要引导教师回归育人本分,进一步强化育人是教师本职的理念,大力弘扬精心育人的组织文化,在教师学术评价、职务晋升中加大对教育教学绩效的考核。要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历练,深入做好教师思政工作,为教师发展提供宽广平台,通过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组织教师挂职锻炼、做好高知群体党员发展工作等,锻炼一批又红又专的业务骨干。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探索建立“事业之友”等结对制度,发挥德高望重的资深教师作用,引导青年教师自觉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要建设过硬的师德师风,既要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也要严肃处理师德失范行为,探索建立校际师德师风档案机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学术诚信、学术伦理教育,打造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3. 传承同频共振的精神纽带。大学精神是凝聚师生校友共同的纽带,一流大学要认真研究大学精神育人工作。要推动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同频共振,加强对民族精神的研究阐释和对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马兰精神等的宣传教育,推动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宿舍,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洗礼。要深入挖掘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系统开展校史、校歌、校训研究,特别要做好中国大学独有的文军长征、西迁精神的内涵发掘,创作更多类似于《无问西东》《黄大年》《求是魂》的影视文艺作品,增强大学精神育人感染力。要持续巩固师生校友的精神依归,在新生、新教职工始业教育中强化大学精神认同,探索完善“新生之友”、朋辈教育等机制,形成师生教学相长、大学精神薪火传燃的良好氛围。发挥卓有成就的校友的育人作用,通过校庆活动、校友创业大赛等形式密切母校与校友的情感联系和精神互动。
  四、启真崇善:在创新创造中淬炼大学精神
  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要成为神形兼备的学术殿堂,需要进一步践行“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以一流精神文化为创新创造赋能,以卓越创新实践淬炼一流精神文化。
  1. 弘扬爱国奉献、攻坚克难的学术品格。中国一流大学要将追求真理与忧国忧民更加有机结合,为解决国家重大急需作出卓越贡献。要厚植战略科学家成长的土壤,引育更多解决重大战略问题的科学家及团队,形成创新资源校内外协同联动机制,造就一批具有学术方向凝练能力、学术资源整合能力、学术声誉拓展能力的战略科学家,赋予其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要营造“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文化,开辟学术特区、优化考核激励政策,鼓励更多优秀人才潜心学术、联合攻关,在“从0到1”基础研究、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问题上取得突破。要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组织更多擅长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教师扎根一线。同时,探索完善支持师生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使大学成为孵化高科技企业、提振区域能级的新引擎。
  2. 构建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学术生态。中国一流大学要在海纳百川上发挥表率作用。要形成唯才是用的大人才观,不拘一格引才用才聚才,正确看待海归与本土、高层次人才与常规师资、长聘与非长聘等不同序列人才的价值,尊重教学、管理、实验支撑、后勤服务等不同类型人员的发展需要,营造和谐共处、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切实破除各类圈子文化,坚持完善各学科学缘结构,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通过有效制度设计和严格监督执纪,防范学术评审中拉关系、走后门现象。国家可以探索建立必要的学术评审终身追责机制。
  3. 完善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学术评价。学术评价对树立科学家精神、营造优良学风作风具有基础作用。要打破依赖数据开展评价的思维定势,从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优化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更加注重考察标志性成果、代表作、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要充分尊重学术规律和学科差异,遴选国际专家组建教授委员会,开展科学精准的学术评价。建立学术分类管理的有效模式,对交叉会聚型的学术评价建立更具弹性的机制。要淡化人才评价对“五唯”的依赖,人才评价不是不要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而是应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人才的价值,用人唯才、用人唯贤。将同一学科属性中不同头衔人才纳入一视同仁的考核,是破除“五唯”的有效路径。
  4. 打造关怀人类、追求卓越的学术殿堂。中国一流大学必须为解决人类文明演进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新贡献。要自觉培育重大原创成果,加强跨时空、跨领域、跨学科的基础研究,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培育更多前沿性、原创性、颠覆性成果。要自觉建设高端智库,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在延续国脉、弘扬国粹、振兴国学上发挥引领作用,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式、知识体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竞争主动权、话语权。要自觉守望人类精神家园,针对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战略研究,打造全球文明对话交流平台,在坚守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上发挥基础作用,为人类文明永续发展当好“瞭望者”。
  五、开源奋进:涵育大学精神的文化载体
  大学精神需要文化载体彰显,新时代大学文化是改革的文化、开放的文化、创新的文化,具有开源奋进的内在特质,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完善的文化系统,在治理文化、文化空间、文化互鉴、文化评价中体现了时代要求。
  1. 完善治理文化,树立师生为本的价值导向。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具有价值多元性、目标多样性、组织松散性等特点。要构建善治的责任体系,完善党的领导权、行政执行权、学术自治权、教职工民主权、学生自主权、社会参与权的运行机制,重视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让富有责任心、凝聚力的优秀人才成为办学治校的骨干和中坚。要尊重和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使决策部署有效触及教师群体,健全教师参与重大决策和民主管理的途径,让“教师就是大学”成为大学制度设计的文化理念。要大力营造师生为本的组织文化,让管理决策充满人性关怀、服务体系更加规范精细,赋予院系更大办学自主权,赋予学生更大管理权责,使学生成为学生事务、学生活动、学生社团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要加快构建基于全球战略的开放治理体系,探索与国际合作伙伴协同治理的有效模式,将国际师生与本土师生纳入一体化管理,让开放治理倒逼体制机制改革,使全球开放的视野胸襟成为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 塑造文化空间,彰显不教之教的精神魅力。大学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文化空间形塑校园文化品位。要切实增强文化活动感染力,塑造富有时代性和思想性、为师生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真正发挥润物无声的作用。要全面提升办学空间的精神内涵,提高建筑品质和品位,加强人文景观营造,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建设好校史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载体,在硬软件等细节上充分体现卓越追求、人本精神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要重视优化网络空间文化体验,增强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供给,建设好网络教育阵地,加强对网络社区、网言网语等“亚文化圈”的分析研判,培养一支善于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的骨干队伍。
  3. 推动文化互鉴,发挥大学精神的引领作用。大学最能体察人类文明的脉动,在与人类文明交融互动中具有引领作用。要主动为世界文化交融贡献力量,主动服务国家区域对外开放战略,不断加强人文外交,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民心相通,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大学声誉建设,鼓励教师在国际主流学术平台或新闻媒体发声,统筹做好内、外宣工作,增强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交融,善于讲好新时代大学故事。要构筑全方位的大学文化国际传播矩阵,深化与重要媒体的战略合作,营造良好外部形象和公共关系,建设独具特色的大学形象识别系统,策划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活动,提高运用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的能力。
  4. 探索文化评价,保存大学精神文化基因。全面客观地开展评价是大学之间学习借鉴的前提,也是一项带有长远意义的基础性工作。要进一步厘清大学精神文化表征体系,研究提出大学精神文化的各类主客观指标,基于各类表征指标对大学精神文化进行“画像”,便于大学之间进行比较分析。要构建科学的大学精神文化评价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大学精神文化评价模型,分析提炼一流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和个性特质,为大学精神文化建构提供建设性建议。要形成较为全面的大学精神文化基因库,加强对国内外大学精神文化各类数据指标的长期跟踪和收集,保存各大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文化表征,为研究大学精神文化历史演进提供有力支撑。
  六、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大学文化的内核,大学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研究聚焦新时代,对标2050,基于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提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大学精神内涵及其建构路径,力争为“双一流”和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中国大学屹立于世界高等教育之林提供有益洞见。相信我国高校一定能在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中加快实现整体性崛起,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精神文化,一定能在人类文明演进中作出独特贡献!
  吴朝晖,浙江大学校长、教授,浙江杭州 310058;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 100191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10期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