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炜: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高质量特征与要求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8年9月20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带动引领整体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两次讲话的精神,有必要对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及其高质量发展做进一步的理论分析。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做出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论断,学界也“开始关注并研究高质量发展有关问题”。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体现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与生态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上”,也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依靠教育现代化,这对于促进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3.4%提高到2002年的15%,再到2012年的30%,2017年达到45.7%。2008年至2017年年均提高2.3个百分点,2018年、2019年只要能够达到这个增幅水平,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超过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
在此过程中,有一些关于高等教育规模预测和研究的文献,更多的文献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2018年8月9日,笔者分别以“高等教育规模”和“高等教育质量”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上进行查询,各获得文献结果3983篇和20469篇,后者是前者的5.14倍;以“高等教育规模”并含“高等教育质量”为主题进行查询,获得文献1508篇,说明37.86%讨论高等教育规模的文献同时也关注质量,而7.37%讨论高等教育质量的文献也考虑到了规模的影响。
高等教育发展应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关注和防止以下倾向:一是妄自菲薄,忽视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取得的成绩,对于高等教育现代化决心不大、信心不足;二是缘木求鱼,将高校质量与大学排名简单挂钩,关注表象、舍本求末,脱离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和关键;三是路径依赖,习惯于看老黄历、照老办法,担当作为不够,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创新能力和改革劲头不足。
我国已进入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和新征程,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把当前发展和长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既要基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来部署当前工作,又要把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作为实现长远发展的根基,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高等教育现代化推向前进。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要求
办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解决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一度成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主要动力。1998年高校扩招至今,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增加了3.3倍、校均规模增加了6.2倍、在校生人数增加了30倍,应该说,上大学难的状况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变。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经济社会发展由低收入阶段转向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摆脱贫困转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我国已逐渐“步入劳动力数量减少而人力资本加快积累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于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渴望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不全面的矛盾,呈现出日益强烈的对多样、特色、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供求关系、资源条件、任务要求都已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
优先发展教育,就是要把教育放到人民利益的首要位置,在所有问题中首先解决民生问题,在民生问题中首先解决人民的受教育问题,使高等教育给人民带来更好更多的利益,以适应和满足新时代的新特征和人民的新期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全面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提升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弘扬劳动精神,增强集体观念,端正价值取向,真正把高质量和现代化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上,更好地满足全面发展的需求。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坚持立德树人,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纵深推进综合改革,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迈上了新台阶,高等教育体系更趋完备、水平稳步提升、特色更加鲜明、贡献度不断提高、现代化加速推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当前,“中国在进入全球顶级学术体系前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等教育整体上达到世界中上水平,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现代化的成就令人鼓舞、经验弥足珍贵,彰显了发展魅力,展现了坚定自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抢抓机遇、超前布局,提高历史站位、拓宽国际视野、确立战略眼光,“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源源不断的高层次人才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和巨大优势。应准确把握新时代对于高等教育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要的新特点,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整体提高,努力使中国由传统的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从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实现人的素质能力的现代化,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
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辩证思维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应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应、公平诸要素中,高质量是关键和保障。但是,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看似简单却不易把握的概念,必须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懂弄通人才培养的辩证法。
(一)规模与质量
规模与质量是辩证统一的。有了质的前提,量的发展就更加具有效益;而有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基础,质量和效益才有保障,不能片面地将高等教育的规模与质量对立起来。进入新时代,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体现了教育活动水平的高低与效果的优劣。因此,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并以此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水平与社会生活质量,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应有之义。在我国处于精英高等教育的阶段,只有少量学生能够到高校学习,无法满足广大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诉求和迫切需求,离公平而有质量的现代化高等教育有明显差距。因此,增加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并以此提高国家的人力资源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曾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提高到15%,我国仅用了9年(1993年至2002年),远低于美国的30年、英国的26年和日本的23年,也低于德国和澳大利亚的10年;从15%提高到50%,预计我国将用17年(2002年至2019年),低于美国的30年、德国的26年、英国的25年、澳大利亚的22年、日本的20年。
同时,到2015年世界上已经有70个国家步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我国进入大众高等教育的时间,比美国晚了61年,比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都晚了30年以上;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的时间,将会比美国晚50年,比日本晚30年,比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也要晚20多年。上述国家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后,入学人数和毛入学率还继续上升。
因此,应围绕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一步扩大有效供给,不断改善供给质量,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
(二)守正与创新
中华民族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教育发展以及儒家教育思想,虽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思想源头。清末至民国,一批仁人志士和教育工作者抱着救亡图存的愿望兴办教育,但国家积贫积弱,发展教育步履艰难而又非常缓慢。我们党领导人民创建和发展新民主主义教育,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孕育了优秀的红色教育文化;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努力探索并遵循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实现了从穷国办大教育向大国办强教育的历史性转变。
应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弘扬我国教育的优秀基因和光荣传统,“一切从实际出发,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领跑而不追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培育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中国智慧的大学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不仅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高人类创新能力的重任,其自身也需要不断创新。自欧洲中世纪以来,大学的理念不断演变,不仅受制于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受限于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的理论水平,还决定于当时教育发展状况和水平。因此,以高质量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既需要已有质量观的正确引导,也会催生质量观的再创新。
(三)危机感与质量观
步入大众乃至普及阶段后,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不仅将继续面临学生数量增长的压力,而且由于在校生人数增加、成本增长和社会需求增强,会引发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和质疑。
“二战”后,大批退伍军人涌入美国高校校园,就有学者著书《大学的危机》。即使在美国高等教育所谓的“黄金时代”,各界的批评也不断。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率先升空,美国各界加剧了对于高等教育的危机感。伴随规模不断扩张,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特别是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后,不少文献对教育质量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指责。据统计,被ERIC数据库引用的1970年至1994年期间发表的关于“教育危机”的文章就有593篇。
国内文献也关注到高等教育危机,包括质量危机。王英杰教授指出,“世界各国对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提出的质疑”越来越尖锐,“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已严重阻碍大学的进一步发展”。有文献批评我国扩招之后精英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出现了高等教育质量的认同危机。在勇于面对挑战和正确判断危机的同时,也要看到危机中蕴含着更多、更大的机会,科学分析原因和制定措施,脚踏实地化危为机。
“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政策举措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实践的深入、认识的升华而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应以动态和开放的眼光重新审视质量评价体系,不能简单地沿用“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但是,精英教育在高等教育历史上持续时间非常长,所形成的质量观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改变。
为此,要坚持育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机制,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高校,在生源质量、培养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制定符合特色和各有侧重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重视和了解学生不同的入学动机、学习目标和教育需求,根据办学定位因材施教,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立志肩负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以高质量发展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
三、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任务举措
(一)深化教育改革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在于改革。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不断深入,“抓改革、抓落实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改革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民心基础更加坚实”。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破除制约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构建科学有效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实现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和高校的内生动力,提升服务现代化经济社会的能力。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不同高校的利益诉求和关注点可能会有所差异,应增强全局观念,“对于那些从局部看可行、但从全局看不可行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对于那些从局部看不可行、但从全局看可行甚至必行的事情要义无反顾地去做”,使教育结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体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进程、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引领现代化的进展。
(二)提升培养能力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知识结构完备、方式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强化和细化过程管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主要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把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达成作为评价的重点,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坚定信心和决心,增强改革政策措施的逻辑性、说服力与可操作性。
按照新时代新要求,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需求,推动本科教育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体验,加强新工科建设,加强医学教育、农林教育、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现代化本科教育。
要激活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创新,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重塑教育教学形态,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模式变革现有教学和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实现高质量的“变轨超车”。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引导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争做“四有”好老师,成为“引路人”和“大先生”。弘扬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价值追求,创新教师发展机制,采取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和凝聚人才的环境,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教师队伍。
(三)优化体系结构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要优化体系和结构,既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也要加快补齐发展短板,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优化区域布局、层次类型、学科专业等结构。截至2017年5月底,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尽管不同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类型有所差异,但所有高校都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都要以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标准,都要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建功立业。
关于“我国授予博士学位的规模(将)跃居世界第一”的说法,既不符合实际,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提升。2009年,我国博士毕业生4.87万人,仅为同年美国授予博士学位的31.51%,2015年又降至30.12%。与1999年相比,2015年我国博士毕业生增长了4.21倍,而硕士毕业生增长10.26倍,使得我国硕博比高达9.26,是美国的2.18倍。这符合一些文献关于借鉴美国硕博比是10的主张,但却与美国多年来硕博比保持在4左右的实际不符,也不能满足我国对博士的迫切需要。2015年,我国高校教师中博士毕业的只有21.5%,而在20世纪末,美国高校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就占到66.9%。出现认识误区的原因在学术上可以继续讨论,但在实践中应按照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求,统筹协调本科、硕士与博士教育,认真实施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按照不同类型博士的培养要求,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终身教育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人类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面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的态势,有效的终身教育模式有助于高等教育突破传统生源数量下降的桎梏,优化高等教育在学学生的年龄结构,促进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发展,构建更加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拓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人才的需求。
(四)坚持特色优势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要凸显特色和优势。首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大学“是一个具有坚固的民族根基的国际机构”,“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培养人才”。20世纪以来,伴随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对抗,每个国家更是把为国家服务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强调教育在促进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方面的功能,倡导民族主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我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和优势制度,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要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瞄准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充分发挥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后发优势、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每一所大学都有其他大学不可替代的地位,都具有自身独有的特色和优势。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需要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格和不同特色的人才,高校学生和职业类型也在不断增加和多样化。同时,由于高校之间的学科、专业、基础和地区差异,不同高校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每一所高校都要合理定位、特色发展、主动作为,防止“同质化”“一窝蜂”,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以有特色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个性、释放自己的潜能、打造自己的未来,成为“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
(五)对外开放办学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要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仅表现为高校学生出国深造的人数增加,更要体现在来校留学生规模的扩大。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超过60万人,继续居世界留学生生源国之首,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万名留学生在我国高校学习。必须“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增强国际竞争力,深化国际合作育人,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教师队伍国际化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要研究实施对引进高层次外籍人才‘网开一面’的特殊政策和行动方案”,充分发挥我国人才制度的优势,更好地开发利用国际人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加强科技交流合作,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扩大高等教育服务输出。
对外开放办学是发展质量上的取长补短和互利合作,应具备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既要善于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又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优势和特色,更加自信地在世界舞台和全球格局中谋划发展、参与竞争和治理,创建中国理念、中国标准、中国方法和中国模式,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塑造力。
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四个服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统筹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办学条件、课程体系、评价方法、外部环境等方面,探索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和话语体系,努力使培养的人才、产出的成果、提供的服务等都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方式、过程和结果均达到高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 者
张 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 100191;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陕西西安 710072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第11期第5-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