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大学校长与毕业生的对话
编者按:2020年的毕业季,在不同往年的气氛中悄然而至。面对这个重要的人生节点,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学子们有何感受,又将作何选择?他们该如何直面这段有收获也有挑战的时光,实现从毕业向就业的顺利过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成立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术性社团组织,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创业问题。现将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学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中国高教研究》编委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对毕业生的寄语讲话摘编如下,这些寄语不仅对本校毕业生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他高校的毕业生也有参考价值,值得关注和思考。
刘伟在2020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今天,大家满怀留恋与不舍即将奔向人生的新阶段,临别之际,我有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第一,义不旋踵,做一个化危为机勇毅不惧的奋斗者。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既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
今年是我们国家决胜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年。这是一座里程碑,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接续奋斗的结晶,更是新一代穿越历史的集结。你们正是这一新的历史集结的中坚力量,站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基础上,向着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出发!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30年,恰是你们风华正茂的年华。这种个人命运与祖国强盛的紧密交织,是何等的幸运和荣光!当然,幸运与失落、荣光与苦难总是并行的,并且越是接近目标的实现,越是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相信大家已经深切体会到了,我们国家发展闯过“贫困陷阱”之后,前面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等等危机更为深刻,年青的你们必须用稚嫩的肩膀扛起这份新时代的责任!
第二,饮水思源,做一个胸怀家国砥砺奋进的传承者。
越是危难时刻,越显家国情深,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和精神气质,更是人大人最值得珍视的红色基因。今年是人民大学命名组建七十周年,七十年来,从“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到“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到“解放区最高学府”,再到“‘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面旗帜”,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代代人大人牢记初心、勇担使命,从锐意进取的奋斗时代里来,往赓续奋进的现代化建设中去,从继承优良传统的初心里来,往走在时代前列的使命中去。
作为人民大学的毕业生,作为陕公精神的传承者,我希望你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有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我希望无论你们取得多大的成就,都要牢记以民族大义为念、以人民社稷为重,始终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贯彻“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宗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我更希望无论你们遇到多大的诱惑,都要学会明辨是非、保持定力、恪守正道,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第三,不弃微末,做一个脚踏实地扎根奉献的担当者。
我们常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和民族就有希望。担当是什么?担当是解决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习近平同志说,时代是出卷人。马克思说,问题是时代的口号。理想是什么?理想是追求价值的实现。根植“青春梦”于“中国梦”,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就是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的人大人的理想!
刚才大家听到了张建同学的演讲,他是从云南怒江州兰坪县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怒江州是脱贫攻坚战最难啃的“三区三州”之一,兰坪县又是其中深度贫困的县,今年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告别贫困。这其中包含了全国各方面的支持,也包括我们人民大学的努力。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对兰坪县进行教育专项扶贫的对口支援高校,我们由衷地祝福兰坪!但摆脱绝对贫困只是第一步,更困难的是克服相对贫困,脱贫不易,但建立长期脱贫机制更为重要,需要我们做出全方位的努力,尤其是增大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发展当地教育事业。张建从云南兰坪县大山里考进人民大学,现在学成后又回到云南家乡,去那里从事基础教育,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张建同学回到兰坪义务支教,这种情怀才是真正对家乡的爱,这才是有出息,才是真正的圆梦!在未来的生活中,不论从事哪一行业,我希望大家都要时刻提醒自己,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自己成长为有更大格局和追求的人,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绽放!
第四,久久为功,做一个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开创者。
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青年都要努力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
毛泽东同志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习近平同志也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如果世界会变得更好,那将取决于你们。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同学们要勇敢肩负起时代重任,让勤奋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自己在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中不断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大约是从去年起,逢毕业季,明德广场上会树立起一张高铁车票的模型,上边写着:始发站:延安;本站:中国人民大学;下站:前程似锦。让我们乘上这新时代的列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
韶华易逝,毕业有期,但人大与你们的亲情无期!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无论天南海北,你们是学校永远的牵挂;无论岁月更迭,人大是你们永远的家!谢谢大家!
摘编有删减
图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官网
王树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2020届硕士毕业生 刘伟:
尊敬的王校长,我是从陕西省韩城市桑树坪镇走出来的一名农村大学生。起初,我想毕业后留在大城市拼搏一番。但当看到2020年陕西省定向招录选调生公告后,我还是参加了选调生考试,并被录取。后来,我有机会跟随导师参加“陕西省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项目,对基层工作产生了新的认知。基层工作复杂多样,可借鉴的经验也少。您认为,大学生如何才能做好基层工作,未来发展前景怎样?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树国:
你能成为选调生中的一员,我很高兴。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西安交大人在人生关键时刻的价值抉择。
西安交大人的价值观就是“爱国奋斗”,把个人奋斗的小坐标融入国家发展的大蓝图,在成就集体事业的过程中彰显个人价值。你即将奔赴西部基层地区历练,这确实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留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去艰苦的基层?不少学生对此有过疑问。其实这个问题,无数西迁前辈已经用一生作出了回答。64年前,为响应国家号召,数千名交大师生义无反顾地从繁华的大上海奔向大西北,真正做到了“听党指挥跟党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报国、兴国”的崇高价值追求。
今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时勉励我们,要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学以致用、发挥人生价值,可以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出贡献的地方。当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都面临着外部与内部的双重压力。在这种局面下,如何走好未来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提示我们:“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中华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
走向工作岗位后,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我希望你做到三点:一是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西迁精神”,看清国家和社会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价值和肩上的责任。二是从这次疫情大考中,感悟“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意义,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一个支撑社会发展的人。三是主动作为,勇于承担,勇于创新,同时学会感恩,学会在集体中不断发展、强大自己。
中国正处于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所有人都是亲历者、参与者和书写者。母校关注着学子们所走的每一步,我相信你将在基层岗位上释放属于自己的人生光芒,也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实现。
图文来源:《光明日报》(2020年07月07日 07版)
罗俊:永葆家国情怀 勇立报国大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在2020届“云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同学们,临别之际,作为一位师长,作为母校校长,我有四个词作为赠言,希望对你们的人生道路有所裨益。
一是“爱国”。爱国是一种最深沉的情怀。爱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中大学子的家国情怀,就是要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伟人手创的大学学成毕业,同学们任何时候都要把祖国和人民放在第一位,永葆家国情怀,勇立报国大志,敢做强国大事,在祖国建设事业中成就“中大人”的时代美誉。
二是“自信”。同学们学成毕业,掌握了学科专业知识,提升了学习创新能力。在未来的事业奋斗中,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人生道路上必然会有艰难困苦甚至惊涛骇浪,只有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才能攻坚克难,无往不胜。我们最大的自信来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这是我们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文化自信的根基。
三是“担当”。敢于担当是中大学生守则之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同学们要有责任之心,敢于担当;要有进取之心,敢于探索;要有仁爱之心,乐于奉献;要有务实之心,脚踏实地。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危难之际担得起来,才是我泱泱中华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才。
四是“追求”。立德修身,止于至善,是人格追求。同学们要夯实道德根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更稳、更远。忠诚有为,实现价值,是事业追求。同学们要有担当敢作为,追求卓越,努力实现更高境界的人生价值。坚定信念、坚持信仰,是理想追求。同学们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坚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牢牢把握人生之舵。
同学们,疫情仍在持续,“国泰民安”是我们最大的祈求。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晴空一鹤排云上,直引诗情到碧霄”。同学们,你们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你们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你们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
摘编有删减
图文来源:中山大学新闻网
周玉:“八百壮士”精神仍将薪火相传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2020届毕业生 林洋恺:
周校长好。今年6月7日,我在家通过网络观看了建校百年的“云直播”,深深为母校骄傲。习近平总书记给母校的贺信,更是让我信心倍增。身为哈工大人,“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会一直伴随着我。毕业后,我选择留在黑龙江。有朋友不理解,觉得我既然有机会回南方老家,去更发达的地区,为何要留在发展机会相对较少的东北。您对实现自身价值的看法是什么?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周玉:
林洋恺同学,你好。你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有800多位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年轻人,已经用行动回答了你的提问,他们就是哈工大“八百壮士”。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年,满怀建设新中国的热忱,从祖国各地奔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当时的东北条件艰苦,但他们扎根在这里,建立起一批新学科,创办了一批新专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在这里,很多人、很多团队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攻关一项课题,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支撑他们的就是坚定的报国信念。黑龙江需要你,你选择留在这里是你的责任担当。这里生态优势日益显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两座“金山银山”支撑黑龙江转型振兴,为你提供了大有作为的机会和平台。
建校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令你信心倍增、干劲十足,这也是哈工大所有师生的共同感受。总书记对我们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2020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这次疫情带给我们更深的思考,也让我们把抗疫奇迹转化为前行力量。同学们“线上学习”“云端求职”“网上答辩”,共克时艰、顺利毕业;教职员工云端授课,科研攻关,坚守一线,甚至化身“打包大军”,将爱与牵挂装入包裹寄给毕业生;海内外校友积极为母校捐赠防疫物资等等。这一切,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回顾建校百年历程,哈工大青年始终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始终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始终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希望你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文来源:《光明日报》(2020年07月07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