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用“心”推进“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关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部署、战略决策,是为了推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真正得到落实,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用引领时代的一流人才成就世界一流大学,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双一流”建设将进行第一个建设周期的总结评估,这既是我国高校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奋进之年,也是迎接第一轮“双一流”建设终期验收之年。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征程中,如何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如何保持高校事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如何以实际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用“心”思考并作出回答的重大考题。增强信心,保持战略定力,谋划高瞻远瞩的学科布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大批高等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积累了宝贵经验。这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中国大学创建世界一流的建设路径,在中国是行得通、很管用的。我们要对自己的办学历史和地位有信心,对建设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有信心。既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落实“三个面向”,聚焦“高精尖”,不断产出重大科研成果;又要尊重学科自身内涵和发展规律,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坚决克服和防止“五唯”。要增强战略布局、战略谋划能力,登高一层,远望三分,立足前沿布局交叉学科,进一步补充加强一流学科实力,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保持耐心,回归学科建设本位,厚植标志性成果的深厚土壤。学科建得好不好、学校建得好不好,都需要用成果来说话。标志性成果是学科建设的亮点,是“双一流”建设成效的重要得分点。标志性成果来源于扎实的学科积累和深厚的学科基础,来源于对学科建设规律的尊重和顺应,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要围绕一流学科建设需要,认真对照“双一流”建设方案,全面推进各学科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要抓好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教学工作是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也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建设一流本科教学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提升科研创新水平,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产出一批引领性原创性成果,加强成果转化,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要进一步对标世界一流大学,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全面开放,不断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交流合作。坚定决心,加强服务保障,形成支撑“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合力。“双一流”建设中,需要我们解决很多重点难点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涉及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管理层面的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操作层面的技术问题;既有各个学科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又有部分学科存在的特殊问题;既有涉及学科发展的长远战略问题,又有学科当下面临的突出矛盾问题。我们高校的各职能部门必须统一认识、行动起来,切实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增强服务师生本领,形成支撑“双一流”建设的合力。要在完善人才引进配套制度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程序、开阔思路;要在加大资源投入上下功夫,统筹配置好各类专项资金,加强对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的过程管理、绩效考核和动态调整,真正把经费管好用好;要在加快科研“放管服”上下功夫,充分释放制度红利,提升教师获得感,打通科研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不忘初心,扎根中国大地,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都呼唤着我们要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推动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要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紧紧围绕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新的理论创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要增强服务国家意识,着重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持。只有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才能真正建设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
刘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原文刊于《学习时报》2020年05月08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