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依凡: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
2019年10月12日下午,“2019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专题论坛“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挑战与新趋势”在兰州大学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眭依凡教授出席并作报告。报告摘编如下:
当来自大学外部的有利于一流大学建设的政策制度供给和物质资源供给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一流大学建设的得与失、成与败就取决于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惟有通过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创新才能得以推进。
一、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理论依据
所谓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即大学内部组织及其权责的关系结构和运行程序,是决定大学兴衰成败的核心要素,决定着大学办学治校育人的效率。一流大学能否建成及大学的内涵式发展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大学的内部治理体系。
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组织理论依据。任何社会组织都是有目的的存在,但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决定了大学既不同于科层制的行政机构,也有别于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因此,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创新是大学的组织特性决定的。
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组织生态理论依据。大学作为以学科与专业为基本要素的社会组织,具有鲜明的学术组织特性和高度的理性,大学组织的目的不只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且必须以理性达成其目的、实现其目标。
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复杂科学理论依据。大学智力劳动的特点使之成为一个智能复杂系统,这一复杂性决定了大学组织结构及其权力结构必须按大学自身规律运行。
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系统论依据。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大学作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生与教师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学术组织,其功能不仅取决于大学内部个体要素的基本素质,也取决于这些要素间的相互关联,这决定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复杂性。
二、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现实诉求
由笔者担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调查结果表明,随机选择的来自近百所本科院校(含“双一流”建设高校)的1142名受询者(其中教学与科研人员占46.67%,校党政职能部门中层以上干部及学院负责人占53.33%)对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具有强烈的现实诉求。在问卷调查中,受询者对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的整体现状满意程度总体上不高,满意者仅占总数的25.3%;认为现行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有利于高校内部治理目标实现的受询者仅占22.24%;而认为我国高校现行领导体制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的受询者占90.28%;在关于“我国高校内部的组织及其权力构架是否有利于实现有效治理”询问中,仅有不足1/3的受询者持“有利于”的态度。基于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94%的受询者认为“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有必要创新”,其中近30%的受询者认为“非常必要创新”。在对本调查其它诸如关于“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对‘双一流’建设是否有影响”等20多个问项的回答中,均反映出了受询者对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现实诉求十分强烈。
三、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选择方向及重点
基于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诉求,本报告从“指导思想”“创新原则”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方向及重点选择(如下图所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大学应该担负好以知识及人才引领国家创新发展的使命和责任,为此我们需要以大学理性来选择和建构最好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这就是创新。
该报告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之“一流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人才战略研究”(2017ZD003)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6JZD03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