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地域关系的历史考察”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学举行
10月20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山西大学主办,山西大学校史研究中心、档案馆以及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大学与地域关系的历史考察”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学博雅会议中心举行。山西大学校长黄桂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理事长、兰州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张克非,分会监事、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汤涛,副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中心副主任欧七斤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延安大学、山西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及硕博士生参会,收到参会论文32篇。山西大学副校长、校史研究中心主任郝平主持开幕式。
黄桂田校长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大学因地域而兴,地域因大学而盛,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大学与地域的关系,不仅是加强校史研究、理清大学历史脉络、凝练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揭示大学与地域关系的阶段性特征,为当代大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带来宝贵的历史启迪。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为各位专家学者搭建一个深入交流、广泛沟通校史研究的平台,提供近距离学习借鉴其他院校校史研究先进经验的难得机会,希望各位专家、各位来宾畅所欲言、积极互动,启迪思想、凝聚共识,充分总结大学与地域关系的历史经验,为大学融入区域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张克非在开幕式上充分肯定了我校近年来在高校校史研究方面的进步。他表示,大学与地域的关系是高校校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召开“大学与地域关系的历史考察”学术研讨会具有重要意义。山西大学在“大学与地域关系的历史考察”这一命题的研究和努力,在全国校史研究界具有全局性、普遍性和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相信在山西大学及其相关单位的努力下,本次研讨会必将取得卓著的成绩,希望学界共同努力推动校史研究的繁荣。
本次研讨会分为专家报告和研讨会。专家报告分上下两场,其中,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余子侠教授主持、评议上半场专家报告,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雪梅教授主持、评议下半场专家报告。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林齐模、清华大学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汤涛、欧七斤分别从所在高校的办学历史脉络、学科发展、校地文化合作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报告。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沈杰,湖北工业大学档案馆助理馆员黄瑶,山西大学校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杨彩丹,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讲师张力则分别围绕全面抗战时期新增国立大学的生长境遇与历史贡献,高教改革中作为省属高校的湖北工学院在处理工厂划转问题时与属地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抗战时期的山西大学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办学的贡献,近代山西大学毕业生与近代山西地方社会之间的关系等主题进行专题报告。
研讨会设置了4个分会场,27位中青年学者及硕博士生分享了其在校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议题集中于“近现代大学与地方政府”“近现代大学与区域经济”“地域视野下的学科变迁研究”“大学文化与地方移风易俗研究”“历史大变局下大学迁徙与地域关系研究”“地域因素影响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道路探索”等方面。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论文予以评议,并提出了修改完善的针对性建议。
闭幕式上,欧七斤、金富军、余子侠、林齐模依次作会议总结。四位专家表示,此次会议代表以中青年专家、学者、硕博生为主体,沟通了学界、业界,搭建了中国史、教育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学科、跨学科领域研究高校校史交流对话的平台。会上,与会学者围绕相关会议主题,运用个案举例、史料分析及比较研究等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和充分的讨论,展现了近年来我们在校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新收获,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继续办好大学校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的信心,继续做好发展和培养校史研究力量的工作。
汤涛最后代表分会总结发言,他表示: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之间相聚山大,碰撞出各种各样的思想火花,深刻感受到了校史研究光明的发展前景。在未来校史研究中,希望研究进一步强化对话意识、创新意识、现实意识、问题意识、规范意识,通过对话提出疑问、促进反思、推动进步,学科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前浪带后浪,更要后浪推前浪。
会后,与会代表共同前往山西大学新建校史馆进行参观。山西大学校史馆讲解员为专家们介绍了山西大学在历史变迁中的发展轨迹和光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