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1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在珠海隆重召开(一)

image.png

201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


  2015年11月13-1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201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在珠海隆重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周远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潘懋元,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专职委员管培俊,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教科部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李鲁等出席开幕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主持开幕式。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开幕式

 image.png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开幕式

image.png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主持开幕式并作报告


  学会名誉副会长谢桂华、赵书生,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学会副会长龚克、王树国、李晓红、高文兵、欧可平、张永洲、丁晓昌、范文曜、陈浩,学会秘书处秘书长康凯,副秘书长叶之红、王小梅参加了论坛。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高等教育学博士生以及来自英国、日本、瑞典以及香港、澳门地区的专家学者600余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以"教学·课程·方法:高等教育现代化"为主题,1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在14日上午主论坛做了报告。论坛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分析了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核心地位,分析剖析了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对提高教学水平、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路径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和广泛的交流,并取得了新的共识。

  学会名誉副会长谢桂华、赵书生,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学会副会长龚克、王树国、李晓红、高文兵、欧可平、张永洲、丁晓昌、范文曜、陈浩,学会秘书处秘书长康凯,副秘书长叶之红、王小梅参加了论坛。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高等教育学博士生以及来自英国、日本、瑞典以及香港、澳门地区的专家学者600余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以"教学·课程·方法:高等教育现代化"为主题,1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在14日上午主论坛做了报告。论坛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分析了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核心地位,分析剖析了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对提高教学水平、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路径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和广泛的交流,并取得了新的共识。

image.png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代表承办方致辞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代表承办方致辞,罗厅长对到来的各位尊贵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本届论坛的主题不仅密切呼应了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而且紧扣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中心工作。罗伟其介绍了广东高等教育注重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基本情况,指出论坛的举办必将推动广东高等教育的发展,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image.png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范海林致辞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范海林代表教育部致辞,指出,论坛和年会的主题就是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精神的具体行动。提高教学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五中全会提出的重点任务。要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统领教学改革,不要让课程体系的改革拖了教学改革的后腿,要来一场教学方式的大变革,落实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跟上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信息化时代的节奏,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希望通过深入研讨,推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促进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实提高。

image.png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周远清讲话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周远清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系列论丛赠书仪式上讲话,并在论坛上作了《我的教学改革情结》的书面发言。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的研究,不仅取得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开展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研究,促进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思想的统一,取得了一些共识。在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研究,以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瞿振元会长作了“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的主旨报告。瞿振元指出,论坛主题高度契合了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是一项现实的重大的紧迫任务,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国家发展的紧迫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教学是高等学校生存的本真。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转变的根本标志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中存在着教与学的诸多问题,出路在于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改革!在深化教学改革中,不能以体制机制改革代替教学改革,不能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代替教学水平的提高,不能只重视培养少数拔尖创新人才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通过抓好创新创业教育,使提高教学水平落到实处。要扎实地抓住课程建设这个关键环节,补足实践教学这一短板,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考试评价方法,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正确的价值导向。要建设优良教学文化,促进教学水平持续提高。要建设以教学为中心、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建设、鼓励支持教学改革的优良教学文化。

image.png

  英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斯蒂芬妮·马歇尔作报告


  英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斯蒂芬妮·马歇尔作了“高等教育现代化:教学、课程与方法”的报告。马歇尔从三个角度向我们介绍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英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和中国提出的方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英国上周宣布了新的教育高质量计划。新的教育高质量计划关注每个学生,不只是关注少数的精英教育,而是让每个学生获得平衡高等教育资源。新计划紧密关注了产学研的结合,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最核心的一个理念就是教学课程和方法,看来这不仅仅适用于英国,也适用于中国和全世界所有的高校。英国高教学会成立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专业标准框架的研究和建立,建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标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用来评估教学是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image.png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作报告


  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作了“什么是‘现代化’的课程?”的报告。龚克提出,教学改革应该基于大学综合改革的优先地位,而不仅是中心地位。高等学校应该以培养人才为主,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我们不能以体制机制的改革来代替教育教学的改革。在为人才培养而开展的教学、科研服务活动中,教学是一个基础,基础是要优先。教学改革要从课程入手。提出,如何确定课程体系的目标,是一个需要严肃讨论的问题,现代化的课程要有现代化的课程目的。并总结到,教学改革不能仅关注内容更新,而是应该更加重视确立适应时代要求和体系定位的课程目标;建立积极互动并向以学为主转变的主体关系;重视打牢基础与发展学习能力。

  image.png

学会常务理事、中联办教科部部长李鲁作报告


  学会常务理事、中联办教科部部长李鲁就香港地区高等教育情况以及香港与内地高校合作育人情况作了报告。李鲁教授详细描述了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学制、科研、经费来源、学生和师资情况;两地高等教育的学术交流情况,包括学生、教师和学者交流计划。最后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教育要走出去,要利用好香港这个桥头堡和试验田的机会;第二,加强大学教师间学术交流与合作;第三,加强香港青年学生的培养教育。

  image.png

学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作报告


  学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就“面向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工程教育改革”作了报告。王树国指出,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将中国制造2025列入报告中,而且作为国家的一个发展阶段,明确提出中国要由制造业大国变为制造业强国,其中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如何满足制造业强国发展的需要。2012年瑞士洛桑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总体质量在参加排名的55个国家只排在第48位,2013年参评的60个国家排第40位。这其中我们存在的问题很多,需要深入思考。工程技术人员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培养的层次体系不够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好等等老生常谈的问题,此外还有就是校长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以人为本。习总书记提的三个面向非常好,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应该作为高等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

image.png

  学会副会长、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作报告


  学会副会长、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作了“众创背景下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报告。高文兵提出,首先是要提高对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义的认识,其次要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有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目前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就是加快培养规模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要丰富校园文化,让创新创业充满校园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文化氛围。还应该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政府公共就业创业的服务体系。鼓励学生创新创业,赚钱不是目的,注册办企业也不是目的,创新精神、开拓事业、努力使事业走向成功,会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这是我们的目标。

image.png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在论坛上做报告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结合清华大学综合改革实践情况谈了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情况。杨斌谈到,综合改革是目前高校中非常重要的焦点,2014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第一个得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通过的综合改革方案,受到大家的瞩目。清华大学的综合改革方案一共是50条,其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占到14条,而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全是教育教学,但是教育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核心。清华大学有很多重视教育教学的传统,如,一年一次,一天开教书育人研讨会,今年是第32次。其中还有从50年代开始,清华大学有一个每4-5年做全校范围教育工作研讨会的传统,原来叫教学工作研讨会,进入新世纪之后将“教学”改为“教育”,研讨范围更广了。2014年10月16日,清华大学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在内部称为教改40条。教改40条的发布,就是研讨的结果。教改40条完全是聚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这两个核心问题。这两个问题每一个学校都要回答,首先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教改40条没有针对教育教学中一个具体的领域进行探讨,而是做了一次非常全面或者说本质性的探讨。教改40条发布几乎与综合改革方案同步。2015年初,把整个综合改革方案方案分解为10类、92项专项行动,落实到责任单位,每一个专项行动要变成一个筹款计划,我们意识到这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外部资源的投入。综改之综,是交缠、纠结的意思;综改之综,涉及到一个学校方方面面,教育、科研、行政管理体系,包括资源筹集等;不管是什么综改方案,得体现出协同,必须强调顶层设计。深化教改之深,不是做得更努力更深入,也不是投入更多的资源,改革型改革、改善型改革都是改,但其中含义大不一样,谁都愿意做增量改革,谁都愿意起平台、有新花样,我们做动真格的改。深化教改之深,不光是理念改,培养方案要改,院系课程、教师要改,是全息的。

  image.png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王俊文在论坛上发言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王俊文结合行业产业的用人情况谈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并发布了高端企业实习岗位和用人信息。王俊文提到,企业在走出去的国际化过程中,面临人才瓶颈。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我国境外投资有156个国家和6128家企业。年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投资1028亿美元,如果再加上再投资,达1400亿美元,首次超过外来对华投资,成为继美国、日本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家。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适应,许多企业投资效益不理想,不能实现预期投资收益。主要瓶颈是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匮乏。从目前我国人才供给和人才结构来看,国际化人才不足是企业对外投资、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国际经营规模、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的制约因素。拿国际贸易行业来说,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高等教育人才供给情况有着比较大的差距,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更加关注行业产业的需求,更加关注国际性人才的需求。


  论坛开幕式上,举行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系列论丛赠书仪式。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该套丛书共6册,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历时6年的研究成果。该课题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至立同志出任课题总顾问。课题研究汇聚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批知名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研究队伍庞大,据不完全统计,各研究专题的子课题负责人近百名,参与的研究人员1500多名、院校150多所。课题成果回答了“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广东教育杂志社等单位支持了论坛的举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