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圈共创:构建高质量就业育人体系的新探索_新闻中心_云上高博会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学习资源

董世洪 | 双圈共创:构建高质量就业育人体系的新探索

2023-02-10 14:15:56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https://heec.cahe.edu.cn

一、准确把握高质量就业育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国之大计、民之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就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做好就业育人是高校服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我们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准确把握就业育人的新要求。

(一)就业育人的新要求

首先,高校就业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立德树人。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20〕5号)提出了“就业思政”的概念,要求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和“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我们在就业工作上,要强化就业育人实效,以扎实的行动打通立德树人“关键一公里”。

其次,高质量就业育人是一流大学服务国家发展的应有使命。研究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治校理念及就业数据表明,美国一流高校及其卓越毕业生以服务国家为最高目标;再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近年来的发展理念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高校在精研学术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作为时代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大学紧扣住时代脉搏,在学术本位与现实关怀的张力中向前迈进,在服务国家的过程中茁壮成长,是对“为谁培养人”的有力回应。

第三,高质量就业育人是促进学生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区别于以往在学生毕业前“临时抱佛脚”的就业指导方式,就业育人要求我们重新解构“就业”这个概念,将“就业”作为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育人”方式,在学生入学时就要做好生涯启蒙教育,把握人才培养规律,激发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生涯规划能力,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在学生走出校门时已经具备“成就事业、铸就伟业”的胸怀和气概,主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这是高校对“如何培养人”的最好诠释。

(二)新就业形态下高校就业育人的新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重大挑战事件的频发,就业形态日新月异,“新就业形态”一词不胫而走。“新就业形态”是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带动的生产资料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条件下,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与大众消费升级出现的去雇主化、平台化的就业模式。新就业形态之“新”,主要体现在劳动关系灵活化、工作内容多样化、工作方式弹性化、工作安排去组织化、创业机会互联网化。新就业形态发展势头强劲,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就业规模和占总就业比重逐年递增,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新就业形态的出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质上要求高校反观自身就业教育工作,一是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地就业,确保人人“能就业”,二是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地就业,确保人人“就好业”。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高校要直面以下几个挑战:

一是新机制不够灵活。这主要体现在就业质量尚未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口和有效反馈,一流大学学科动态调整机制落后,没有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和产业变革的需要,未将就业状况作为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重要内容,就业反馈新机制的运用还不够灵活。

二是新贡献不够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一流大学的卓越的人才和科研力量尚未有效转化为社会服务的巨大能量,一流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进军的主动性还不够。近年来,无论是专利获得、论文发表,还是国家三大奖项获得数,我国高水平大学都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普遍存在知识生产数量与自主创新质量不符的情况,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新贡献还不够明显。

三是新引领不够到位。这主要体现在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乏力,无法向社会持续输送高素质人才。一流大学建设不仅要有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还应培养大批能够引领世界变革、解决复杂问题的优秀学子。然而,从一流大学追寻的价值轨迹来看,放大其“研究性”而缩小其育人使命的情况不在少数,对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培养和输送不到位,无法领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

四是新平台不够广阔。这主要体现在一流大学对新就业形态不够敏感,适应新职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亟待建设完善,如高校就业指导行动相对传统,面向新就业形态岗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供给不足、创新不够,没有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就业价值引导,毕业生在重大挑战发生时呈现出手无足措的局面,学校层面的就业支持与学生的心理预期、社会变迁的契合度有待提升。

二、推进高质量就业育人的浙大新探索

浙江大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系列决策部署,积极谋划新发展阶段的就业工作,在探索就业新机制、新平台,突出就业新引领、新贡献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是战略迭代的顶层设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多次提出浙江大学要胸怀“国之大者”,强化就业“出口”思维助推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强化“接口”思维精准匹配国家战略和现代化建设需要;要塑造卓越竞争力,以出口为导向、成长为中心编制思政教育方案,通过出口信号调整教学模式夯实学生能力素质基本功;抓实指导和服务,在教师的广泛动员、精准指导上下功夫,在对外拓展上开辟“新蓝海”。在这样的战略导向下,浙江大学成立了校院两级服务国家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和疫情就业工作专班,制定出台了《浙江大学就业工作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0年)》《浙江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工作行动计划(2020—2021年)》等文件,为全校就业工作提供行动指南。持续优化战略布局,形成了“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布局,国内全球两手抓,加大向京津冀、中西部、粤港澳、长三角等区域输送人才,围绕国防建设、国家治理、国企央企、科研院所、全球治理等重点板块加强引导。

二是分层分类的精准指导。分层定制生涯规划方案,面向本科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等通识选修课;面向研究生开设《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KAB创业基础》等公共素质选修课,尽量做到全域覆盖。实施系列就业实训项目,开设《简历特训》《职场管窥》等就业指导慕课,打造职业素养提升训练营、生涯辅导工作坊,举办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大赛,提升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素养。分类成立十大校级就业战略指导平台,聚合院系和学科优势资源,聚焦重点板块推进就业指导工作。同时,分阶段强化就业思政教育,针对本科和研究生不同的就业定位,分别制定思政教育方案,开展重点企业现场思政课、本科生生涯规划节、“重点单位招聘周”等,启动开展“公毅计划”基层服务实践,将“国之大者”的价值理念贯穿思政教育全过程。

三是健全完善的机制保障。建立就业定点摸排机制,动态监测全校就业走势,形成院校两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跟踪统计院系近8年来的就业数据,为学校就业政策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凝聚育人合力,修订就业工作评奖评优办法,调动研究生导师、班主任、德育导师等参与就业引导工作,努力将“三全育人”的理念落到实处;完善“联动培养、资源共享”的就业育人机制,打好就业与地方服务、产学研用、国际合作、实习实践等组合拳;加快打造“校友—母校”发展共同体,追踪校友职业生涯轨迹,充分发挥校友在学校人才培养的反馈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帮扶引领作用。此外,我们积极探索就业直播间、云招聘、AI模拟面试、职业画像等做法,让技术赋能就业指导。

四是新就业形态的创新探索。以“人才+”计划为核心,布局新就业形态。我们将就业工作嵌入学校科学研究、地方服务、国际合作、实习实践、继续教育等各环节中,带领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不断拓展就业的空间和视野。以“人才+地方服务”为例,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在服务地方、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同时,重点围绕智能机器人系统、智能仪器与检测、数字技术与应用等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开展以“智能+”为核心的创新研发,为全国大中小学、教培机构以及创新教育社会团体提供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培养了一批引领新就业形态的创新教育开发师、数智教学设计师、学习分析师。再比如,在“人才+学科汇聚”研究计划中,我们以“双脑计划”为依托,布局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会聚研究,引领未来的智能和健康产业发展,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与产业对接,以高端学科发展革新就业形态。

三、“双圈共创”:一流大学就业育人的新思路

全面把握国家就业育人新要求、紧跟新就业态势的发展趋势,引导更多优秀毕业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担当社会责任,是一流大学必须正视和回应的时代之问。下面,我谈一谈一流大学如何把握新就业形态发展趋势、高质量推进就业育人工作,其中有一些做法是浙江大学一直都在做的,有一些是将来要进一步探索实施的。

(一)一流大学“就业育人”的概念内涵及价值定位

1.概念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这是就业育人的核心要义。就业工作不仅是帮助学生找工作、谋生存,而是从育人的高度帮助学生树立“到哪里工作”“找什么工作”等积极正面的就业价值观,让广大青年学子主动到脱贫攻坚一线、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就业,引导大学生积极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因此,区别于以往将就业当作“终端”的观点,“就业育人”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理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树立家国情怀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具体来看,高校要将就业育人贯穿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就业育人融入课程、教学、科研、管理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打造全员参与、全方位推动、全要素协同的就业育人生态系统,以达“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引导学生实现“小我”与“大我”的辩证统一。

2.价值定位

在新就业形态背景下, 一流大学在就业育人中要提升站位,瞄准“高贡献”“高规格”的价值定位,满足人民群众对一流大学就业育人工作的“高期待”。具体来看:

一流大学的就业育人理念要突出“高贡献”。这是对高校“为谁输送人”所进行的发问。在“双一流”建设语境下,国家将大量的资源集中投入到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一流大学的就业育人理应体现出较高的社会贡献度。秉持“高贡献”的就业育人理念事关校本和国本,人才输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流大学的地位和声誉,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战略问题,一流大学真正体现其在高等教育梯队中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为高等教育全面推进就业育人绘制新蓝图、激发新动能、开创新局面。

一流大学的就业育人行动要体现“高规格”。这是对高校“如何输送人”所进行的发问。摒弃以“就业”论“就业”的狭隘思维,自觉树立系统思维,将就业看作是一个由多个要素构成的动态育人系统,将就业的育人功能从出口端向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延伸,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开展高规格的就业育人行动。首先,就业要以改变学生固有的传统就业观念为核心,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为目标,推动就业工作与思政工作紧密结合。其次,高校要将就业育人与教学、科研体系相融合,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状况对招生政策、学科专业设置、科研范式转移的反馈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过程与国家战略需要的契合度。同时,就业育人要与社会服务“齐步走”。一流大学投身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将就业要与社会服务有机融合,丰富社会服务活动供给,大力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参加挂职锻炼、志愿服务、产学研合作创新等,在社会服务中强化职业体验感和获得感,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一流大学的就业育人成效要满足“高期待”。当下,社会各界对一流大学建设充满了新期待,这是对高校为社会“输送了什么样的人”所进行的发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从理想信念、担当奉献、品德修养等多个维度对当代青年提出了要求,成为高校开展就业育人的根本遵循。因此,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我认知和探索社会的能力,在多元化、碎片化的信息冲击下,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自我,建立清晰的职业发展观念和对社会的正确认知,解决急功近利、患得患失等问题,自觉树立从“谋求职业”走向“成就事业”再到“铸就伟业”的远大理想,具备“不让国家和社会失望”的自知自觉,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

(二)内圈提质:积极领跑,探索本土化高质量就业育人体系

1.走在前列,领航高等教育就业育人新方向

构建“金字塔式”就业育人格局。就业育人战略应从顶层设计肇始,以整体、高效、协同的思路错落有致地推进,号召不同类型的大学通过多元化的责任实现方式,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由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社会责任,以形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社会服务格局。一流大学要积极推动构建由各级各类高校共同发力的“金字塔式”就业育人体系,立足不同学校的发展定位和使命愿景,实现优势互补,打造以强带弱、有机发展的就业育人格局,深入链接国内外顶尖大学、国际组织,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国防建设、国企央企、国家科研院所、国家党政机关、国际组织领域持续深耕,缓解人才培养与社会接力不足的矛盾。

2.出口导向,引领“选—育—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出口支撑专业动态调整、招生、人才培养和输送过程,践行拔尖人才输送使命。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以及近年来的就业质量报告,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旺盛的专业,同时又是人才缺口的学科专业。如,浙江大学建立了本科生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就业率过低、连续多年不适应市场需求专业进行调整,研究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适合学生全面成长的学科专业,着力完善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教育体系。自2018年开始,我们以高水平学科为支撑,升级优势专业、迭代低效专业、布局新兴专业,共撤销合并本科专业37个,新设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等交叉复合专业,开设图灵班、智慧能源班、国际组织精英人才班等拔尖创新班17个,推进数字法治、医学+X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此外,以《创新2030计划》为依托,持续推出各类“人才+学科汇聚研究计划”,为就业出口做好准备。如“数字社科计划”旨在迎接新时代社科发展新趋势、破解社科建设新难题,在学科汇聚中培养学生具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探索学术前沿问题的能力,成长为创新引领者。

3.重塑目标,探索构建本土化职业生涯教育模式

提升站位,立足本土强化就业思政工作,探索建立“就业思政”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业育人亦如此,在我国长期以西方职业生涯体系为参照的背景下,高校亟需立足国情校情深耕就业思政工作,为建立本土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筑牢根基,走出对西方大学经验、模式、路径的过度依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壤,引导大学生建立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能力。就业指导部门要主动融通各部门,以“内核过硬、融入全程、整体优化”为工作原则,将就业工作融入全校思政大课堂,推动就业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交叉培养深度融合,使课程教学、校内实践、社会实践、国际交流四课堂协同落实就业育人理念。营造“浸润式”就业育人氛围,由校内“大先生”、优秀校友、社会成功人士组成就业育人共同体,分学段分专业组织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活动。

在此基础上,探索目标和评价先行、“以终为始”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高校要落实好就业育人,势必要将国家的就业育人要求转化为符合大学实际的“在地化”方案,采取“以终为始”的理念,在各育人环节寻找突破口。“以终为始”理念源于课程与教学设计领域的“逆向设计”理论,倡导教师要以预期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为起点设计学习活动,方便师生瞄准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如,在目标设计上,浙江大学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贯彻“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手上有力、身上有责”的发展理念,以“上大舞台、入主战场、成大事业”为就业育人目标,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在评价设计,以内驱力、竞争力、胜任力等素养维度为基础,尝试构建就业育人三级评价体系,以衡量学生是否形成了CAREER就业核心素养,即Capable(有能力)、Ambitious(有抱负)、Research(会研究)、Enthusiastic(有热情)、Excellent (求卓越)、Respected(受尊敬)。教师在后续生涯指导中将根据学生深造、就业、创业等初步意向,有侧重地开展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同时,要瞄准一流大学学生的特点和就业潜质,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作为就业育人的重要载体,充分结合各专业的特色,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定制性课程,突出基础模块、交叉复合学习模块和创新创业实践模块,三类课程螺旋递进,形成选修必修、理论实践、校内外相结合、专业相融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上,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国史、校史等思政元素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堂,开发集整合式、体验式、项目式学习为一体的课程实施模式。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挖掘就业素材,积极带动各类专业课改革,实现全方位、多渠道、全景式联动育人,逐步破除“论就业谈就业”的思想桎梏。此外,邀请政府、企业等多主体共同参加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制,使职业生涯规划由原先的“小班小课堂”扩展到“学校中课堂”再到“社会大课堂”,帮助学生从追求自我卓越的“小我”格局走向服务社会的“大我”格局。

(三)外圈发力:多主体联动助推学生高质量就业

1.共引:目标一致,引导人才走向社会

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立足学校主阵地,汇聚广大社会育人主体的就业育人作用,合力引导毕业生就业,将国防建设、国企央企、高端科研院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就业育人力量“请进来”,确定重点单位名录,学校和社会各方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的就业方向。

2.共育:优势互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选育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下,学校要前置专业培养平台,常态化选派学生赴重点战略合作伙伴单位挂职锻炼,地方和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域和事业发展平台,邀请卓越校友、毕业生家庭、用人单位定期进校园开展就业交流会,与家庭、社会各界密切联动,实现人才共培。

3.共创:瞄准前沿,持续领航就业育人新方向

充分认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储备输送人才的重要意义,着眼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基础性、方向性问题提出引领性、原创性研究项目,瞄准前沿,与政府、地方和企业一道,在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过程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持续引航就业育人新方向。

任重道远,未来可期!我们将更加坚定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心怀“国之大者”,实现“双圈共创”,努力打造高质量就业育人新生态,不断书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奋进之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