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一周科创资讯|11月14日-20日

2022-11-21 09:50:33
高教科创 https://heec.cahe.edu.cn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明确提出,到2025年,推动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学科布局更加优化,更多学科进入世界前列,涌现出一批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实现知识与应用的融通发展。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完善和科学,人才队伍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产生一批优秀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资助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更加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原创导向的创新格局基本形成。科研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深入人心,科学文化繁荣发展,作风学风得到实质性改观。《规划》全文共计21个章节,完整的阐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与相关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第十二章公布了115项优先发展领域,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积极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发展方向,鼓励探索和提出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促进科研范式变革和学科交叉融合。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从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出发,凝练提出并解决科学问题。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全文正式公布

二、2022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发布,中国内地1169人次入选

11月15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来自全球69个国家或地区的6938名科学家入选。中国内地排名第二,共有1169人次入选。五年来,中国内地科学家在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所占比例翻了一倍以上,从2018年的7.9%增加到2022年的16.2%。

2022年,中国科学院入选科学家数量依旧排名全球机构第2位,共有228人次入选,与第1位的哈佛大学仅差5人次。清华大学位列全球机构第5位,这是清华大学继2020年排名第9位上升到2021的第8位后,位次再一次上升。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2022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公布(全名单)

三、3651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2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公示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示了第72批面上拟资助人员名单,共有3651名人员入选(部分拟资助人员由相关单位和部门另行组织内部公示)。其中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3503人,另有地区专项资助项目148项。依托单位主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公示期为11月18日至11月24日。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关于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2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

四、人社部发布《国有企业科技人才薪酬分配指引》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国有企业科技人才薪酬分配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共七章五十五条。《指引》提出,科技人才薪酬制度体系包括岗位评价和职级评定、绩效管理、薪酬结构、薪酬水平确定和调整、中长期激励等制度,其中岗位评价和职级评定为科技人才薪酬体系的基础,中长期激励一般可分为股权型激励、现金型激励和创新型激励三类。

《指引》明确,重点加大对承担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等重点研发任务的科技人才激励力度,薪酬分配向科技人才倾斜。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评价考核周期,原则上以1年作为考核周期,特殊的可以3至5年作为一个周期,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科学家、顶尖领军人才等特殊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可不限于岗位薪酬框架,实行“一人一议”的协议开放薪酬,对标市场90分位值以上,可上不封顶。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有企业科技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的通知

五、中国青年科技奖公布,10人获特别奖

11月12日,在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代表,共有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其中包括10名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项。

中国青年科技奖于1987创立,两年一届,每届表彰不超过100个名额。在30年来近1500位获奖者中,近10%的获奖者当选两院院士。

六、教育部: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

11月15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会议强调,各地各高校要千方百计促进市场化就业,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全面推广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作用,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要用足用好各类政策性岗位,配合有关部门优化政策性岗位招录安排,积极拓宽基层就业空间,鼓励更多毕业生报考重点领域和一线岗位,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要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有的放矢开展就业指导,不断强化就业育人实效,引导毕业生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岗位,用好“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坚决保护毕业生就业权益。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