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华中科技大学《企业工程训练营》

2021-12-16 16:23:09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https://heec.cahe.edu.cn

  1. 项目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为把握“电气化+”背景下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践行社会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加强教育的社会性,2018年以校企深度合作形式建设并实施了新工科实践类课程——《企业工程训练营》。

  《企业工程训练营》课程面向大学二年级电气专业本科生,学时4周/2学分,以暑假夏令营形式开设,先后与东风汽车、菲尼克斯、禾望电气等15家企业合作,协同共建(设计、实施、评价)了19个企业工程训练营项目,涉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机器人、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覆盖电气学院2016级,2017级全体学生,获得学生青睐和好评,形成新工科模式下品牌特色课程。

  通过校企的深度合作,课程将企业丰富的教育资源、现代企业工程技术与工程思维传递给学生,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工程教育体验。

  合作单位

  2. 理念与模式

  《企业工程训练营》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选取企业的真实工程(产品)中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典型案例,按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教学化、系统化处理和再设计,营造真实的工程实践学习情境,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实现工程师思维与专业思维的有机融合。

  “科教融合型”:将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工程案例相结合,对“产研”合作课题解构重组后进行探究式学习

  ——东风营、日新营

  “工程融合型”:以真实项目“产品”研发进展为主线,引导学生递进式实践,探索新研究方向

  ——禾望营、固纬营、迈信营

  “社会融合型”:根据学生个人或社会需求,按工程研发规范开发个性化作品或项目

  ——风云营、凯默营

  课程设计实施

  第1阶段

  学生按照工程开发管理流程,应用所选训练营相关理论知识,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下完成相关设备或系统的功能定义、性能测试、产品/功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验证等工程训练,初步具备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

  第2阶段

  引导学生对第1阶段进行复盘,反思自身或项目不足,提出改进或拓展方案设计,通过概念设计与制作等完整项目研究过程,以进一步加深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合作机制和模式

  为确保合作的连续性,尽量减轻企业负担,凡是学校能做的事不麻烦企业,尊重企业意愿,不单靠感情维系,采取多元化合作模式。

  课程组先后与15家企业签署了“企业工程训练营”课程共建协议,明确约定双方职责,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协议有效期3年。

  课程专任教师对接企业主管、一线工程师和人资部门,针对企业工程案例特点,共同协商课程目标、教学设计和实施流程:

  01 顶层设计

  以能力导向确定课程目标

  02 教学与案例结合

  企业提供典型案例,专业教师提供知识框架,双方共同设计教学任务

  03 产品教学化设计

  专业教师围绕企业提供实际产品或平台,二次开发形成训练装置

  04 设计挑战性和开放性任务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设计不同挑战度的开放性项目(任务)

  05 明确教学管理流程

  以研发流程为主线共同制定课程流程,并对实施效果反思和改进

  06 共同教学评价

  企业工程师参与选题/结题/复盘等关键结点的评价,提出工程化建议,提升学生工程意识

  3. 特色与创新

  产教融合新机制

  以实践课程的共同设计和实施为结合点,开创校企深度合作的新机制,将企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校企功能互补、优势互补。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基于CDIO形成多样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工程师思维与专业思维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现代工程认知构建。

  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新体系

  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学实证性研究,分析教学行为、活动与学生能力之间关联,形成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新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4. 社会影响力

  成果发表

  经验分享

  文劲宇院长分别在“2018年电气工程学院院(校)长论坛”、“2019年EduNet全球智能教育联盟亚洲年会”上介绍企业工程训练营。

  李红斌副院长分别在“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年度进展交流会”、“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气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分享企业工程训练营。

  尹仕、张蓉老师在“第三届电力电子实践教学改革研讨会”介绍企业工程训练营建设反思。

  媒体宣传

  5. 课程实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