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金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瞄准公用事业智能化 金智科技创新产融模式谋扩张

2021-02-23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关键词: 智能化

  金智科技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先后收购BUL-GROUP、领步科技、中电新源,参股南京城建隧桥,近期又启动入股中国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租”)的定向增发计划。公司表示,要抓住为数不多的时间窗口期,通过产融结合的资本运作方式撬动大额投资,快速在智能电网和智慧城市等公用事业智能化领域实现扩张。

  分析人士指出,“探索不影响资产结构的经营性租赁模式”、“三倍于普通融资租赁杠杆”是金智科技拟跟中金租合作的最大看点。金智科技规模不大,选择这样的方式,有助于短时间内扩张业务,并为业内带来全新的产融结合模式。当然,考虑到大环境和经营性风险,金智科技未来的项目挑选和运营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找到撬动资金杠杆途径

  2015年11月20日,金智科技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27.23元/股,向昌颐投资、建信基金、龙尊投资和控股股东金智集团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876万股,募资总额不超过16亿元,用于对中金租增资。

  公司此次募资系参与中金租第一步增资计划,拟投资金额预计为15.43亿元,第一步增资完成后,公司占中金租增资扩股后的股权比例为22.22%。至于第二步增资计划,新的拟出资人及出资时间待定,第二步增资计划完成后,公司拟占中金租增资扩股后的股权比例为20%。

  从资本运作角度来看,金智科技近年来扩张节奏明显有加快。公司今年4月刚刚完成上一次定向增发,再加上今年的四笔收购,公司的落子频率可见一斑。我国新能源等绿色产业未来年投资需求逾2万亿元,政府仅能支持10%-15%。而融资租赁将为产业提供有效支持,减轻企业重资产困境。成立逾两年的中金租,第一大股东为“天津新金融”,目前其已在新能源、智慧城市、交通、医疗等多个业务板块开展业务,获得银行总授信已达到300亿元。

  金智科技董秘李剑介绍,公司之所以要选择入股中金租并与之合作,主要是缘于公司的新业务成长,特别是今年公司新能源板块投资力度很大。“金智科技的长处在于有自己的设计院,也可以做EPC(项目总包),公司本身在电力行业浸淫多年。但是短板在于资金,比如一个风力发电厂,总投资额4个亿是标配,而金智科技现在的净资产才10个亿,无论是发股也好,发债也好,都是肯定不可能做大规模的投资的。另外,在当前的阶段,把公司的资产搞得过重风险太大,尽管面对的下游都是重资产领域,但金智科技的核心还是一个软件企业,财务结构受制造业的影响不大。”

  “在公司不具备重资产运营管理的基本前提下,企业的融资渠道显得尤为重要。第一个是信贷,这需要我们的担保能力足够大,但经过测算,做2-3个项目,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就会偏高。”李剑表示,“另一个是考虑跟基金的合作,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最后我们发现通过融资租赁做这个事情比较适合公司,能让资本与我们的设计能力、EPC能力、运营管理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传统的融资租赁,虽然设备所有权在融资租赁公司,但资产仍然在贷方的报表中体现,因此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报表结构的变化,公司仍然会变得资产很重。金智科技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公司目前想积极探索的是经营租赁模式,经营租赁模式是由融资租赁公司出资设立平台公司,以平台公司与经营租赁方开展合作,双方共享投资收益。“中金租的优势在于有金融牌照,融资渠道较多,综合融资成本较低,融资杠杆最大可以放到12倍。而一般性的融资租赁杠杆最高只可以做到4倍左右。”

  “通过此次定增,公司拟对中金租进行增资,通过增资,中金租的资本实力加大,对应的可投资资金规模也同步较大幅度扩充。双方已经达成初步意向,拟通过资本层面的紧密合作,带动双方业务协同性的加速推进。我们希望业务层面的协同性和资本层面的合作能同步推进,争取尽早形成实实在在的投资效益。”
致力智能电网垂直布局

  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力,短期内看来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金智科技的业务结构。今天的金智科技,最大的业务标签在于在智能电力领域,包括新能源发电、火电厂、输变电、配电自动化及保护、电力工程设计与总包,涵盖了除用电智能化外的智能电网各个产业链。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公司的起家也是从电力系统的最前端发电端开始做起的。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和业务合作,公司逐步完成了在智能电网领域的覆盖,形成进口替代。某种程度上,金智科技的由小变大,可以反映出我国同类型企业近年来的一个基本发展路径。

  金智科技在上市前,早年从事的是发电端的快切系统。电厂在发电端有时需要完成从高压到低压的快速切换,如果快切系统不合格导致缓冲环节出现问题,轻则将对电网构成物理性冲击,重则断电,影响供电安全。快切系统是一套软硬结合的系统,核心在软件,原先主要依靠进口,如美国通用,西门子等。

  “快切系统好用不好用,当场一实验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且当时公司的同类产品价格与进口产品相比有明显价格优势。于是,很快打破国外垄断,公司很短时间在这一块做到了业内龙头,市占率最大的时候达到90%以上,基本把全部覆盖了。”李剑介绍,公司在发电领域的短板也开始暴露,由于快切系统并不是消耗品,且当前我国的环境也不再适合新修大型电厂,因此该项业务的成长性不免受到挑战。“目前该类业务收入一年在2亿元出头,主要的增量来自于火电及新能源领域的新建电厂,及石化等行业的新建电力系统,再加上原有客户的更新改造。每年该类业务会形成比较稳定的20%的增长,超预期不太现实。”

  而从当前的业务结构来看,说配电领域是金智科技电力板块的核心业务并不过分。这与金智科技的发展及国家对智能电网的投入是密不可分的。

  公司该类业务的第一个重要时间点是在2007年,公司中标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示范应用工程——天津陈甫220kV智能化变电站工程。这是国内第一个全智能的数字化变电站,该项目于2009年开始正式投运。李剑介绍,智能变电站的特性首先是无人值守、全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管理,第二是有了故障可以自动修复,通过预留通道等方式来实现。目前和金智科技处于同一业务水平的主要还有四方电气以及国电南瑞集团旗下的南瑞继保等。

  这一块也是国家未来重点投入的领域。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国家电网将新建智能变电站1400座。业内预计,在“十三五”期间,110KV及以上的智能变电站将达到8000座,750kV、500kV、220kV、110kV智能变电站分别占比0.5%、5%、35%、59.5%。按照国家电网的计算标准,750kV、500kV、220kV、110kV智能变电站分别按照工程静态投资10%、10%、16%、20%的比例计入电网智能化投资。而二次设备一般占智能变电站投资的10%。按照常规的投资总量并折合成相应比例测算,“十三五”期间,110kv以上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与监控设备的投资额将会达到千亿级别的规模。可以说,金智科技在该领域将面临一个较为确定的景气周期。

  从金智科技最新并购动作可以看出公司对智能变电站领域未来的看好并大力投入。2015年9月12日,金智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6800万元收购并增资扩股中电新源,收购及增资扩股完成后,公司持有中电新源51.01%的股权,成为中电新源控股股东。资料显示,中电新源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模块化变电站(含车载移动式变电站)、智能高压组合电器、电力自动化通讯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相关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安装及服务的企业。

  “在金智科技看来,中电新源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在当前的智能变电站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模块化的改造,使得其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模块化的变电站业内一直在做,发达国家已经有很成熟的应用,但是之前国内缺少应用场景,所以下游迟迟无法启动。模块化的最大特征就是解决了分散的工业变电需求。”一位电力系统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指出,模块化的变电站由于建设都是在场内完成的,因此建设成本要比传统的变电站降低很多。而且,由于是模块化运行,若相应的模块出问题,直接更换模块即可。对企业考验的核心点在于模块和模块之间的耦合能不能顺利,以及拼接起来的设备能否效用最大化。但短期来看,该类业务只能形成局部替代,太大的放量不太可能。

  模块化的智能变电站对于国内来说可谓是新事物中的新事物。2013年第四次国家电网物资集中招标中,首次出现了标准式智能变电站——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的身影。该次招标共有6个站,100套设备。李剑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该类电站从开建到投运仅历时1-3个月,而同等规模传统变电站建设周期则为7-12个月。而且,投资成本较之前的智能化变电站要节约近20%。“一个变电站的投入都在千万甚至几千万元左右,20%的费用节省还是非常可观的。”

  “模块化变电站的推出,也改变了行业既有的生态。原先的变电站建设是国家定好地方,然后确定谁来提供一次设备,谁来提供二次设备。最后进行联调,若出现问题,是一次设备的就找一次设备的厂商,是二次设备的就找二次设备的厂商,这也造成一些互相推诿的状况,导致沟通效率低下。实际上,一些客户对定制化有很高的需求,比如一些行业用户和个别的开发区等。目前在该领域四方电气也在进行探索,特锐德也涉足类似业务,但中电新源的产品及服务特点与业内企业区别很大,优势也较明显,行业覆盖率也不错。”

  电力领域的高毛利使得其在金智科技的板块中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在收入规模和公司另一块业务智慧城市几乎相等的情况下,电力板块给公司的利润贡献达到70%。《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提出,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2015年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公司于2013年底收购的金智晟东公司,是专业从事配网自动化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其核心创始人刘东教授更是国内配网领域的顶级专家之一。未来,公司配网自动化的业务发展将随着国家配网建设的加快投资,可能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三板块稳固智慧城市业务

  从2014年金智科技的利润构成来看,公司智能化产品及服务和IT服务相关产品及服务分别占到总利润比例的37.79%和8.97%。这里面的大部分是智慧城市的业务。而从业务体量来看,公司去年11.79亿元的收入中约有一半的收入来自于智慧城市。虽然在业务的深入上、资本市场的关注度上、区域的覆盖度上,公司智慧城市的业务并没有获得比电力业务更高的关注,但由于在总盘子中的比例较大,金智科技的智慧城市未来的业务进展如何同样值得关注。实际上,在和中金租的合作中,未来对公司智慧城市业务的支持也是公司非常在意的地方。

  金智科技的四个子公司,江苏东大金智信息、上海东大金智信息、南京艾迪恩斯数字、南京艾迪恩斯工程,是承接金智科技智慧城市业务的实施主体。继2012年成为江苏省智慧城市信息产业联盟的盟主单位后,金智科技于2013年成立“金智智慧城市研究院”推进智慧城市项目。公司的智慧城市目前聚焦在三个细分领域:智能安防、智能建筑和智慧停车。

  智能安防是智慧城市前期的放量焦点,金智科技前期主要从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起步,目前可提供除摄像头以外的完整的解决方案。参与的主要项目有南京青奥会安保指挥通讯系统项目、首个国家公祭日12·13安保指挥系统项目、南京夫子庙平安景区项目、南京智能交通项目、乌鲁木齐智能交通项目等。

  在智能建筑领域,公司控股子公司东大金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智能建筑的高科技企业之一,主要围绕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向客户提供从前期咨询、规划、设计、施工、集成,到后期运维的贯穿建筑全周期的服务。金智科技目前的建筑智能化业务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安徽等地,客户包括政府、电力、教育、医疗、武警、公安等行业。

  公司在智能停车领域主要是推进“面向智慧城市应用的信息融合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构建完整的“城市静态交通解决方案”,并从城市管理者、经营者、驾车人各角度进行产品、方案及业务模式的预研。目前项目已进入试点落地阶段。这也是市场空间弹性较大的部分。浙商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发改委前期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的停车设施。按现有民用车辆保有量来计算,每年停车收费静态市场空间将达1600亿元。

  “外界对停车的概念还停留在较为初期的阶段,但实际上现有的用户有很多的痛点需要去解决。”李剑表示,“金智科技目前的停车项目都是场内反向寻车项目,比如在某个大型的卖场,用户购物后回到车库经常有找不到车的现象,通过我们的反向寻车系统就可以很好解决。在微信摇一摇里嵌入一个模块,未来用户在下车后,先可以摇一摇锁定用车,返回的时候,通过嵌入的场内智能地图进行反向寻车。”

  “这个过程看起来实现很简单,但实际上从商场建设的时候就要进行跟进,因为要涉及到进场测绘、规划和系统集成等问题。公司目前也在关注一些新建的卖场和旧车场的改造机会。”

  “考虑到智慧城市的项目研发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公司前期成立了一个智慧城市的孵化基金,进行一些前沿项目的投资机会发掘。”李剑介绍到,在该领域,目前公司被外界较为关注的项目是智能垃圾桶项目。这是智慧建筑和社区大框架内的一个小项目。该垃圾桶首先拥有压缩功能,能够将一些体积较大包装盒进行压缩,最终的体积容量可以达到普通垃圾桶的6-8倍;其次是有智能感应功能,感应到人走到垃圾箱边上可以自动开关盖;最后是垃圾箱上有LED屏,该屏幕主要通过太阳能维持电力,通过该屏幕可以实现广告投放。

  “后期会继续寻找合适的产品和领域进行产品孵化。”李剑表示,孵化基金可以更好地依托市场,寻找与公司战略发展相匹配的优质的外部创业团队或公司,通过天使或早期资本介入,为公司的新型智慧城市业务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目前来看,智慧城市在金智科技的业务体量中仍然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进行有选择性的多元化

  多元化是近年来业内上市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标,并购或者注入资产是常见的手段。金智科技上市以来,参与的重大收购或投资达到9起,其中8起发生在2013年之后。公司陆续收购了江苏东大金智智能化系统工程25%股权、上海晟东电力51%的股权,投资设立北京乾华科技及木垒县乾新能源公司,参股南京城建隧桥经营管理公司10%的股权,收购BUL-GROUP100%股权、领步科技51%的股权,最新是控股中电新源。这其中除了传统电力领域的投资,一个重点即是新能源。

  风电领域,金智科技11月23日公告称,公司于2014年11月起正式开工建设新疆昌吉木垒老君庙风电场一期(49.5MW)项目,总投资额约4.08亿元,共安装33台单机1.5MW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9.5MW,目前项目已完成所有工程项目建设,经调试及试运行,已于近日完成全部机组并网发电。按初步估算,该项目年均发电约13,044.74万度,电费收入约6652.82万元/年(含税)。这是由金智科技投资、金智乾华开发和管理的第一个风电场项目,是公司在国内相关业务的一个尝试。

  金智科技在光伏领域的动作要早于风电。公司自2010年起在保加利亚投资并运营了三座光伏发电站,共计10MW。其中Betapark2MW光伏电站是我国在东南欧成功投资的首座光伏发电站。公司还在公司总部金智科技园区建设了国家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金智科技园300KW屋顶光伏电站,建成之后,园区的购电量减少1/3,不仅节约公司运营成本,更是对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的一次尝试。根据公司财报,公司光伏发电业务毛利率保持在40%左右。

  由于介入的时机合适,保加利亚的项目给公司带来了不错的投资回报。“现在来看,公司当初对保加利亚的投资规模没有放开。当时,欧洲光伏发电补贴很高,只要签项目,就会按照当地的法律保证这个补贴比例20年不变。但窗口期很短,没过多久,欧洲光伏发电补贴迅速降低,再去建设新的项目就没有投资价值了。”李剑表示,“未来中国的光伏发电补贴趋势肯定也会降低,公司要在两三年的窗口期内尽可能争取一些好的项目资源。这是当初投资保加利亚的切身体会。”

  外界关注的另一个领域涉及到公司剥离的资产——教育板块。金智科技在2006年上市时包含一个主体——金智教育,但2010年公司选择将该业务剥离出去。2010年12月,金智科技将所持有金智教育43.48%的股权以17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当时的大股东金智投资。今年6月17日,金智教育作为独立主体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如今公司控股股东金智集团旗下又一个上市平台。

  2010年的资本市场环境与现今不可同日而语,曾经并不受市场待见的教育板块,如今成为资本市场热捧的对象。今年上半年机构跟金智科技交流时,公司是否考虑将金智教育二进宫的问题被提了出来。不过,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和公司交流时发现,金智科技对该提议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当年金智科技选择将金智教育剥离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业绩压力。当时,公司上市不久,教育板块业绩一直不振,比较大的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及业绩要求。”李剑表示,如今因为和互联网结合,外界给予教育板块很高的估值。但在当时,金智教育所从事的领域和互联网关系并不是特别大,其主业初期主要是通过和校园合作,建立智慧校园项目,更加类似于系统集成做平台。如今,在互联网教育产业圈内,系统集成的商业模式早已经是明日黄花。

  财务数据显示,金智教育2013年实现收入1.51亿元,净利润555万元,2014年实现收入1.82亿元,净利润784万元。“外界看金智教育好像是这几年经营越来越好了,一切走上正轨。但大股东当时承接这项业务时,其资产状况并不乐观。这几年金智教育自身也在做业务的转型,开始做APP,并推出一系列慕课等互联网项目,集团层面对金智教育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扶持。不过,就目前教育行业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的盈利前景仍然不乐观。”李剑此言从金智教育的中报可见一斑,今年上半年金智教育实现收入7301万元,净利润亏损211万元。

  “在教育概念被市场炒起来以后,A股市场对金智教育关注还挺高,曾经不止一家机构在调研时候询问是否考虑以适当的方式再把金智教育装到公司。”李剑说,“公司已多次向资本市场明确表达,公司目前没有收购金智教育的计划和规划。”

Baidu
map